李權就站在旁邊,親自看著楊教授等會做研究與分析。
隨著助手小心翼翼的用特製的鑷子,取了一點點樣本放在千倍顯微鏡下,這種細菌的模樣也顯現出來了。
普通的細菌,千奇百怪,形狀一般都很嚇人。
不說別的,光是它們體表的鞭毛就足夠讓人汗毛直豎了。
這種古老的細菌通體透明,有點像水母。
但是它的形狀並不像水母,更像是一團不規則圓形透明物體。
它們的蠕動速度非常緩慢。
像是在慢鏡頭下面拍武打戲,每一個動作都是慢吞吞的。
而且它們的鞭毛幾乎看不到,只有一個個類似於蟲足的凸起小觸手。上面帶有吸盤,可以讓它們移動時,十分穩當。
“這是什麼細菌?我研究了一輩子微生物,還從沒見過如此奇特的細菌。”
楊教授不禁嘖嘖稱奇,臉上滿是驚訝表情。
還透著一絲驚喜與期待。
微生物小組的其他成員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不說別的,光是從這種細菌的形態來推斷,就可以斷定它至少是十億年前的微生物。”楊教授頗有些激動的說道。
“難道細菌也有年齡的嗎?”
李權知道,細菌是這個世界上適應能力最強的生物之一。
細菌來到地星已經有34億年的歷史了。
與它們同一時代的生物,有很多早已經滅絕。
比如恐龍。
“其實這個宇宙間的所有生物都有年齡。就好比一棵樹木,它每生長一年,就會多出一個年輪。這就是它留下的年齡的印記。
但是我說的年齡卻不是某個單獨的生物個體活了多少年。
而是這個生物的種族已經存活了多少年。
任何一種生物,隨著它的成長,都會慢慢發生一些進化與改變,以此來更好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比如,地星的寒冰紀時期,氣候突然變得寒冷。
這時候有一些生物因為沒能及時完成進化,最後適應不了新的環境,迅速被其它生物種群擠佔了生存空間。然後,它們滅絕。
生物的每一個進化過程,都會帶有時代的特色。
這種不知名的古老細菌就帶有十億年前的顯著特點。它們的身體半透明,可以幫助它們在水裡面很好的隱蔽形體。
還有它們的形狀是不規則橢圓形。
可以很好的適應強大的水壓。
另外,它們的個體要比普通的細菌大上十倍以上。看上去就像個巨人。這時因為十億年前的地星屬於高氧環境。
科學家早就經過研究發現了高氧環境可以讓生物形體變大的奧秘。
比如幾十年前,有工人在開挖工地時挖出一條長達三十多米的巨蟒。當地村民紛紛以為那是蛇精。後來經過專家調查才知道,那個地方的氧氣濃度遠高於其它地方。同時,水裡面含有一些特殊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那條巨蟒在那樣的特殊環境中生存了很久,體內基因慢慢發生變異。
最終它的體形超過普通蟒蛇好幾倍。”
楊教授的學識極為淵博,給李權解釋著他判定這種細菌來自於十億年前的種種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