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好幾萬,讓這位饒老闆幫忙找書,結果就只找到一塊石碑,李權肯定有些不爽。
聽得饒老闆這麼一解釋,倒也有點道理。
伍子胥那可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就算真的留下了錦書、獸皮書籍什麼的,也早就腐爛掉了。
石碑是那個時代用來記載文字的常用工具。
因為那個時代壓根還沒有造紙技術。
綾羅綢緞都是高階布料,只有達官貴人才穿得起。它們在那個時代的價值,就相當於現代的LV包,香奈爾衣服。
就算是有錢人家,輕易也捨不得拿綢緞來寫字。
用得最多的是獸皮、竹簡。
石碑也算是一種比較高階的書寫載體。特別是一些重要的記事,都喜歡刻在石碑上。
“我先看看石碑上的內容。”李權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有。
這個饒老闆與別人聯起手來玩套路,專門騙一些冤大頭的錢也有可能。
李權看向石碑。
不大。
僅有兩尺高,一尺多寬,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古人書寫倒是挺工整的。
書寫的格式是豎寫。
“夏五月庚寅,吾率麾下三十餘門客潛入一敵國墓陵內,起獲夜珠三粒、金縷衣兩件,男女各式……”
好傢伙,上面記載的內容就是公然盜墓。
只不過伍子胥乃是一個文化人,屬於上流人士。
盜墓這種刨人祖墳,竊死人財物之事,卻被他潤以筆墨,寫成了一件大義凜然,攻擊敵國的壯舉。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經典之言。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這上面的內容怎麼寫的盡是盜墓之事呀?伍子胥不是一個士大夫嗎?你們該不會隨便弄塊石碑就騙我說是伍子胥的著作吧?”
權板著臉問道。
買東西,你千萬不能表露出很想要買下那件商品。否則就等著被宰好了。
無奸不商。
做生意的人,沒有一個不奸詐。
逐利是所有商人的本性。
如果不逐利,那個商人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出局,最終改行做其它的。
這位趙老闆能夠在這京城重地站穩腳跟,做生意的手段自是厲害。
“小兄弟,你有所不知,伍子胥乃是歷史上最有名的盜墓賊之一。他的家產,有一大半都是透過盜墓得來的。
當年,伍子胥的父親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
伍子胥僥倖從楚國逃到吳國。
當時的伍子胥乃是喪家之犬,身邊的隨從都跑光了。可是他逃到吳國沒多久,便直接成為了吳王闔閭重臣。你以為憑的是什麼?
憑的就是逃亡路上,覓得一座古代帝陵,破開墓穴,從重重機關之下,把帝陵內的兩件重寶盜出。然後拿著當做見面禮,獻給了吳王闔閭。最終獲得賞識,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把自己的身世編造得極其悽慘,最終一舉成為吳王重臣。”
這些個古董販子,果然個個都有點墨水。
懂得的正史、野史知識必不可少。
趙老闆喝了一口茶,潤潤喉,接著道“再告訴你一件事。伍子胥的父親,甚至整個家族很可能是一個盜墓團伙。因為盜挖了許多座別人的祖墓,最終被一些有心人查到了線索。這才想辦法報復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