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人的主人公刀馬是一個俠客。
其核心來自於《史記·遊俠列傳》中司馬遷的序言:“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俠客一直以來,都是華夏國獨有的文化符號。
在刀馬的複雜的面貌之下,是自由不羈、俠之大者的象徵。
就在剛剛,何靜得到通知,《鏢人》開始連載了。
她一方面是因為工作需要,一方面是好奇故事是如何展開的,便開啟微圈App,搜尋到了跨界天王的微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
雁門關外,大漠之中,一所簡陋的客棧裡,七八條精壯的大漢正在歇息,他們的腰間或後背,都彆著刀劍。
此時,一個帶著斗笠的中年男子闖了進來。
只見他嘴角微微上揚,慵懶的道:“我叫刀馬,記住也好,記不住也好,反正名頭不重要,你以前犯過什麼事,殺了什麼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來幫你的。”
為首的光頭大漢挑眉道:“幫我?”
刀馬從懷中掏出一張通緝令,不緊不慢的道:“瞧見了吧?你的人頭值八百錢,這數目可不少啊!不過你放心,只要你出三倍的價錢,我就當作沒看見你。”
光頭大漢正欲說話,一個稚嫩的孩童聲音從刀馬身後傳來:“三倍價錢!”
隨即,一個頭戴兜帽,約莫四五歲的小男孩跳了出來,舉著小手,有模有樣的道:“我叫小七,記住也好,記不住也好,我的名頭很重要!”
刀馬哈哈一笑,道:“好好,說的好!”
……】
開篇便用了司馬遷《史記》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作為引子,點名了主題。
隨後刀客,客棧,土匪,諸多元素依次呈現。
何靜腦子裡第一時間浮現的便是自己改編的《有間客棧》,也是大漠,也是刀關劍影。
而與《有間客棧》不同的是,在壓抑、封閉的環境中,刀馬與小七,大叔加正太組合的登場,血腥與可愛,看似格格不入,其實是增添了恰到好處的滑稽與搞笑,讓劇情有了極大的反差感。
“很吸引人。”
近五十歲的何靜,現在除了工作需要外,已經好多年沒有像這樣強烈想要去追一本小說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何靜去書房叫老公一起來看。
徐梁,也就是熊貓影視請來拍攝《鏢人》網劇和電影的導演。
他聽了老婆的介紹後,也覺得有趣,便放下手頭工作,打算看一看。
就這樣……
兩人並肩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的盯著平板電腦顯示屏,生怕看漏了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