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299,就差兩分

“又騙我們眼淚!”

“感動得一塌糊塗!”

“原來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其實哪有那麼多故事啊,只不過都是經歷罷了!”

“聽懂了才最可憐!”

……

現場觀眾的聲音此起彼伏。

朱玥隨即展示了華視主持人的主持功底,把現場氣氛控制住了,重新給拉回了節目錄制流程中。

他們也想聽聽四位專業導師和三十位專業評審,對雲峰這首《好久不見·不如不見》的評價。

“好聽好聽。”沈坤仍是第一個開口的,道:“一首歌,不僅僅只是一首歌,它是一種情愫,一種回憶,是每個人都無法割捨的過去,我有說過,聽歌聽的是心情,唱歌唱的是生活,你的這首歌和你的演唱,給我們帶來了心靈與心靈碰撞的感覺。”

“你也很大膽。”旁邊的王君雅手舞足蹈的道:“華語跟粵語的結合,一首曲配兩首詞,表達兩個故事,這是我沒有見到過的一種全新嘗試,真的,太棒了。”

崔志文緊隨其後,道:“低沉的聲音,輕緩的節奏,傾訴的語氣,像是播著老唱片,很有年代感,謝謝你,謝謝你帶來一首這樣的歌曲。”

雲峰微笑道:“謝謝,謝謝三位老師。”

朱玥接著道:“那,常歡老師對自己學員這一場的表現,有什麼樣的評價?”

常歡雙手握在一起,道:“‘好久不見’和‘不如不見’,你把這兩句話寫成了兩個故事,前者裡更多的是一幅幅場景和幻想,孤獨期待,只是想見一面,但只是在心裡一遍遍構思那些寒暄的臺詞和畫面,而後者就是這一份渴望的成全,把曾經相愛裡彼此美好如初的樣子刻在心底深處,就此永遠告別,只有這樣,那一份渴望才不會虛擲空投,消失在客氣和虛偽之中……”

雲峰頷首道:“謝謝常歡老師。”

朱玥同樣是感謝了一下四位導師,然後又挑了幾位評審發言。

一位來自高校廣播聯盟的音樂編輯問道:“這應該是你第二首帶粵語的歌,可你是一個浙省人,為什麼會鍾情於‘粵語’呢?是因為女朋友是粵省人嗎?”

朱玥看向雲峰,道:“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很好奇。”

雲峰淡淡一笑,道:“其實我們國家有很多方言,這是華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吳語、蒙語、閩南語等等都是很好聽的,也都是可以用來唱歌的,我是覺得,音樂不單隻有元素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還應該有語言的多樣性。”

朱玥好奇的問道:“你還可以用其他方言唱歌嗎?”

沒待回答,就聽現場觀眾中有人喊道:“來一首!”

“來一首!”

“來一首!”

……

這樣的機會,雲峰又怎能錯過,道:“那我清唱幾句。”

大家都很期待,用其他方言唱歌,是什麼樣的感受。

“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杆上多嘴,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

現場氣氛頓時歡樂起來。

“我們的魔都語!”

“哈哈,閩南語!”

“這不是朝鮮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