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曲,一段回憶,一個故事。
生活中,只有經歷過的人,聽歌才會產生的共鳴,有些是愛情,有些是親情,有些是友情,但是不管產生什麼樣的共鳴,都是一段舊時光,或喜或悲,可能會一時記不起來,不過那段記憶並沒有消失,而是埋藏於內心的深處,當聽到某首歌曲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產生共鳴,記憶如潮水般湧現而來。
有一些共鳴是歡快的,是可以讓人的情緒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燃起心中的信念。
有一些歌曲聽了之後會產生回憶的共鳴,尤其是一些慢調、傷感的歌曲。
此時此刻,錄音室外的眾人,皆是不自覺的沉浸其中。
單身的人,聽單身的歌,感觸也更加的多。
陳橙更是覺得這首比那首更能觸動自己。
不過……
有一個人,聽歌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張彬,在聽雲峰唱了完整的一遍,結合詞的主題,曲的節奏,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情感有點太滿了,雖然這首歌的主基調是悲傷,但應當帶有對愛情的渴望和希望,唱的時候,可以稍微收一點。”
雲峰點點頭。
在唱功上,他還只是摸到了專業級的門檻而已,別人的建議,只要是好的建議,他都是會聽的。
一個聰明的歌手,會從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演唱中,找到不足之處,並加以改進。
不管嗓音相似,還是不同,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都有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演唱方式,所以不用刻意去模仿任何一個人的演唱方式。
之前雲峰錄歌就是這樣,用自己的理解,去詮釋一首歌,從來不會去模仿任何一首歌的原唱。
,可分為三個層次。
主歌部分,單身的傷感,一個層次。
副歌部分,結合歌詞,一段是對戀愛的渴望,一段是對戀愛的希望,共有兩個層次。
經過調整,這一次,雲峰唱出了另一種感覺,對於單身人士不僅僅是一種宣洩、紓解,又能夠有慰藉和鼓勵。
此時,何茜悄然離開了錄音棚。
然後拿出手機,在瀏覽器搜尋欄上,輸入了“雲峰”二字。
“華夏國最年輕最有潛力的唱作人。”
“一首唱響華夏民族之情。”
“今春最強表白歌曲,銷量破一千萬。”
“一首,造就一個打卡拍照聖地。”
“九首新歌打榜,迫使四小天王其三聯手對抗。”
……
當何茜看完百科介紹,神色變得複雜起來。
這兩年都在忙著打解約官司,竟不知道樂壇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難道,剛才那首歌,也是他自己寫的?”
在何茜看來,好歌手很多,好的詞曲作者、編曲作者也很多,但是,能寫好詞曲、編曲,嗓音條件優越,唱功又精湛的,那就太少太少了,可以說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