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這不可能,你們怎麼可能知道的這麼清楚……”貝里少校就跟見鬼似的,看著張梁遞過來一疊資料,裡面涉及的內容和資訊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什麼時候中國人變得這麼厲害了,還是這些資料根本就是弄虛作假,糊弄自己。
不行,不能被對方唬住了,可資料上的東西他又看不懂……
“貝里少校,我們對這次合作是很有誠意的,就看貴方是否願意幫助盟友了,你知道,山城時刻面臨的日軍的轟炸,我們的預警系統太落後了……”張梁微笑望著貝里糾結的面孔,心裡別提多爽了,同時心裡對羅耀的反感變成深深的佩服。
當然,他也見識到了軍技室在情報方面的厲害之處,這個明明只有不到五百人的規模的機構,每天給最高當局提供著諸多有巨大的價值的情報,而且高效準確。
而羅耀這個副主任不僅僅是管理者,還是親身參與者,也就是說,他的技術能力還在管理能力之上。
這樣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毛宗襄是代主任,卻無法掌控軍技室了,毛宗襄雖然位高權重,可是偏向於搞政治,這對一個嚴重依賴技術的機關來說,他註定是不會受歡迎。
而且,軍技室除了破譯工作,還在做技術研究,許多成果還運用在實戰。
張梁所在的二處是收集國際情報的,對國外的技術水平是有所瞭解的。
在他看來,軍技室的許多研究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甚至某些技術超出了一些國家。
這就是軍技室的底氣所在,張梁徹底服了,難怪人家根本對貝里不假辭色。
雖然你科技水平比我高,可我也不用放下身段去求你,在東亞,你們英國人求人,合作,不是這個高高在上的姿態。
更讓張梁佩服的是,羅耀在爆出自己部分實力的同時,讓貝里不得不收起高傲的姿態,開始認真的談判起來。
英國人要情報和技術(主要是無線電干擾技術),軍技室這邊跟英國人要求雷達和電臺以及高頻測向裝置。。
有些裝置不一定要對方送,可以花錢購買,只要英國人願意出售。
要知道,雷達這玩意,西方列強過去對中國是禁令出口的,沒有防空雷達,山城的防空只能用幾乎是原始“烽火”臺的方式進行,效率極低不說,等訊息傳到了,很可能留給地面防空部隊和空軍起飛昇空攔截的時間不多了。
羅耀居然敢開口找英國人要雷達裝置,就算不能直接送,但也要對方放鬆出口禁令。
也沒要他們最先進的CHL雷達,只要他們過的陸軍CD雷達,現階段以及足夠滿足山城當局的防空需要了。
中國人獅子大開口,貝里做不了主,他得上報國內。
對華出口雷達和高頻無線電測向裝置,這麼大的事兒,就是負責海外情報收集的軍情六局局長孟席斯少將能夠決定的。
必須上報更高階別的人才能決定。
這個人只能是首相丘吉爾了。
只不過,這需要時間,不是一兩天內就有訊息的,何況這並不是緊迫的事情。
羅耀自然願意等,雖然他對獲得雷達裝置也很急迫,但這事兒是急不來的。
張梁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他本可以先回軍令部上班的,但是,他留了下來。
繼續留在了軍技室工作,研究歐洲戰局,畢竟軍技室這邊能過獲得的情報並不比他在軍令部獲得的少。
而且他還可以身兼兩方面的情報優勢,做出更準確的預判,當然,他最喜歡的是跟羅耀交流對歐洲戰局的分析。
羅耀只要稍微的漏一點兒自己的分析和看法,都能令張梁琢磨半天,然後等到證實羅耀的判斷精準無誤的時候,那是更加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現在的張梁對羅耀簡直就是奉若神明。
羅耀也意識到自己裝過頭了,偶爾也很會主動犯一些錯誤,但是這絲毫不減張梁對的敬佩和崇拜。
這樣看來,偶爾出錯,這才是正常的,畢竟,羅耀是人,不是神,他沒有去過歐洲,僅僅是靠情報訊息進行分析而已。
英國人跟中國人私底下的勾肩搭背,自然瞞不過美國人,可美國人也是央格魯撒克遜人的後代,一樣的鼻孔朝天。
英國人是迫於英緬的利益才跟中國人合作,美國人還沒有切膚之痛,自然不著急了。
冷眼旁觀就是了。
但是當美國人得知中國人居然跟英國人的情報合作談判居然你來我往的談了將近一個月,都還沒有結果的時候。
美國人也產生了好奇。
英國人什麼德行,美國人怎麼會不知道,中國人手裡一定有他們想要的東西,不然,這談判早就談崩了。
美國方面雖然跟中方還沒有直接的情報合作,但有限的情報互通還是有的。
畢竟都是在山城,雙方的外交武官都是有接觸的,私底下還關係不錯的。
美國人很快就透過各種渠道,瞭解到一些情況,中國人居然在用情報和技術跟英國人換雷達和先進的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