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粵語用法,挺標準啊。”
丁有志準備好了找茬,但發現前面這一段聽下來,各方面都很不錯。
甚至有點小驚豔。
他找不到找茬的點。
歌曲如此,李文軒的表現也同樣也是如此。
的氣息非常穩,即便是低沉開口,也很穩,娓娓道來。
但他厲害之處,在這低沉的聲音之中,卻給人一種蘊含著壓抑,卻又潛藏著莫名爆發力的感覺!
就像是這幾句歌詞。
雖然看似波瀾不驚,卻下意識的感覺歌曲的後面,似乎蘊藏著驚雷!
“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開四面臺~”
“著最閃的衫,扮十分感慨,有人來拍照要記住插袋~”
李文軒唱這兩句的時候,依然還在壓制著情緒,頗為低沉。
但是當唱道‘插袋’兩個字的時候,音調就已經開始轉變。
低沉中,卻已經帶著了絲絲的假音。
彷彿暗示著,之前的低沉都是不得已,都是在假裝。
接下來,便是狂風暴雨。
歌詞到這裡,也已經到了極致。
將一個不被重視、得不到關注,內心已經壓抑到極致的小人物形象,刻畫到淋漓精緻。
轟!
果不其然。
接下來李文軒的演唱,一掃之前的低沉,變得高亢無比。
“你當我是浮誇吧,誇張只因我很怕~”
“似木頭、似石頭的話,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很不安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沉默嗎?不夠爆炸~”
“怎麼有話題,讓我誇,做大娛樂家~”
李文軒的聲音條件非常好,有些沙啞,但卻不是現在網路上氾濫到快讓人發膩,所謂的菸酒嗓。
李文軒並不是菸酒嗓,不需要任何的做作,而是帶著很強烈的磁性。
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的話,就像是頂級的美酒,醇厚、綿長,很有勁道。
所以,當唱道副歌的時候,他爆發的力量也格外足。
特別是他在上臺前就一直醞釀情緒,此時完全融入到了歌曲之中。經過前面主歌部分的低沉壓抑,到了高潮部分反襯得就愈發蓬勃。
不過。
李文軒唱的很好,最功不可沒的,自然還是林夕的歌曲,寫得實在是太絕了。
這時候,所有人終於明白,這期的主題是‘小人物’,而林夕這首歌為什麼叫《浮誇》了。
這首歌雖然寫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物,但卻不只是寫這個小人物如何的悲哀,如何的不受重視。更多的,是將這小人物的內心想法,給呈現了出來。
雖然是小人物,但卻嫉妒渴望被關注,被重視!
不是旁觀視角,而是主觀視角!
這其實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