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場上的人低聲議論到這裡時,聲音就壓得更低了。不過閒得無聊,話題又非常吸引他們,不少人就又繼續往下聊了。
“朝廷收稅都不收了,這錢從哪裡來?看看,收稅哪有抄家來得快!”
“是哦,這段時間來,朝廷真是發大財了!”
“對啊,要不然,哪來的錢去安置遼東軍民?哪來的錢重組京營,發軍餉?”
“不過這抄家來的錢,總有花光的一天吧?到時候怎麼辦?”
“所以說啊,那些有錢人家就擔心了啊,萬一朝廷沒錢被朝廷盯上了怎麼辦?”
“不過話也不能這麼說,被抄家的那些,哪個不是罪有應得?那些有錢人只要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們怕什麼?”
“所以這次才要公審啊!不但是給我們看,更是要傳去南方,那邊的有錢人才更多,他們才更擔心。”
“有道理,就算不用公審,明報上都說得清楚了,自然是相信朝廷的。不過南方就不好說了,可一旦公審之後,南方人難道還敢歪曲事實?”
“還真別說,京師中造謠的那些人,有不少是南方人。他們甚至在暗地裡說,這些事情全是興國公搞出來的!說興國公之所以會得皇帝聖寵,就是因為他能為朝廷摟錢又不傷民!而朝廷眼下又正是缺錢的時候,這不,就對上眼了!”
“咦,這麼說來,好像還真是。”
“所以說啊,有些人在中傷興國公呢!說他只會抄家,其他什麼都不會,就是大明的來俊臣,是歷朝歷代未有過的酷吏!”
“……”
當說到張明偉時,人群中的議論就兩極分化了。
總結來說,就是沒錢沒勢的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會駁斥這種說法,舉例子無非是張明偉之前處理難民之事。
而那些有錢有權的,就有不少贊同這種觀點,認為張明偉就知道抄家!
人群正開始圍繞興國公開始爭辯的時候,忽然不知道聽到誰大聲喊道:“來了,來了!”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自發地停止了議論,紛紛聞聲抬頭望去。
只見從刑部大牢過來的那條路上,一群軍卒正押解著一輛輛的囚車過來。
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晉商和建虜的出現,頓時把什麼興國公的話題都拋到腦後去了。他們的眼神,一個個都猶如實質利劍,刺向囚車裡的人,把他們三刀六洞。
囚車上的八大晉商,當他們再次面臨人民群眾的憤怒時,還是忍不住顫慄不止。
以前的他們,那見過這等陣勢!
如果說,他們從一開始向遼東走私朝廷嚴禁東西並提供訊息時,就知道朝廷不會放過他們。對於這一點,他們是有心理準備的。
可是,面對京師百姓的“夾道歡迎”,那迎面撲過去的“熱情”,是真得遠遠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這是什麼情況?人在哪裡?出了什麼事?
真得,他們全都是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