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廣寧前屯衛的建虜一共有三千多人,其中朝鮮火銃兵五百左右,其他族步軍一千左右,蒙古八旗一千左右,剩下的,就是建虜本族的騎軍。
相對以前的明軍來說,建虜兵力並不滿員。這不是說建虜那麼狂妄,無所謂滿員與否。而是建虜人口就那麼多,哪怕這裡是對明的前線,也實在沒那麼多兵力可派。
當然了,建虜也有這個自信,覺得有這個兵力,基本上差不多了。如果明軍大舉來犯的話,後面寧遠城那邊就很快會有支援的。
廣寧前屯衛的建虜頭目是正黃旗的鄂多臺,這一日,他在自己府裡想著事情。
如果說明軍夜不收的動靜,建虜這邊最敏感的,就肯定是在前線的他了。
明軍夜不收之前活動突然頻繁,光是他手下探馬和明軍夜不收的廝殺,就損失了四五十騎,這在以前是從來沒出現過的。為此,他急忙把情況上報寧遠城。但是,卻沒有引起寧遠城那邊的重視。
正當他準備進一步查探訊息,再次向上反應時,明軍夜不收突然就偃旗息鼓,不活動了。並且還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鄂多臺派出的探馬,都到明軍營寨外去晃悠,明軍夜不收也沒出來驅逐的意思。這種情況,對於久經戰陣的他來說,立刻便感覺到了非同尋常的資訊。
為此,他不敢怠慢,一直派出探馬在警戒明軍的動靜。
不過鄂多臺也明白,照理來說,明軍也沒可能耍什麼么蛾子,最多是領兵來攻。
可是,松錦之戰,明軍主力全軍覆沒,那是鐵一般的事實。這才過去了短短兩年,明軍就能再度集結像松錦之戰那樣的兵力,他是不信的。
既然沒有足夠的兵力,就算明國真的出兵想要反攻,他也是不怕的。
如果明軍真得來襲,憑他手下三千多兵力,絕對能扛幾天,等到寧遠主力的到來。
說句實話,大清這邊,就怕明軍像縮頭烏龜一樣縮在山海關內不出戰,至於野戰,那是再歡迎不過了。
想清楚了這些,鄂多臺也就放心了不少。不過為防萬一,他倒也勤勉,開始巡視城防。
巡視了一圈之後,滿意的他,就站在城頭上往山海關方向瞭望。與此同時,心中想著,最好明狗能出來,要不然都沒法立軍功了。
他正在想著呢,忽然,就看到目光的遠處,有幾騎快馬飛馳而來。看裝束,就是他派出去的探馬。
有情況?
鄂多臺心中想著,倒也沒下令全城戒備。要不然,在這前線探馬來來回回的,就要天天戒備了。
不止鄂多臺如此想著,廣寧前屯衛城中的其他人,也渾然沒有當回事,原來該怎麼樣就依舊怎麼樣。
不過,他們的這份輕鬆,在那幾騎探馬馳近之後便立刻沒了。因為那幾騎探馬還沒到呢,就已經在那大喊了:“敵襲,敵襲……”
如果只是探馬和明軍夜不收的交戰,那是不可能喊敵襲的。
能被喊敵襲的,就只能是明軍大規模出動了。
不過就算如此,鄂多臺也沒有慌,只是等著探馬飛奔上城頭。
看到探馬上了城頭,他正待喝問情況時,忽然臉色一變,立刻轉頭看向山海關方向。
此時,鄂多臺壓根看不到什麼,但是,大地隱隱都在震動的感覺,隱隱的雷聲從極遠處傳來一般。從軍多年的他,立刻知道,這是大規模的騎軍才會有的動靜。
雖然還沒看到明軍的影子,但是,鄂多臺立刻下令,全城戒備。
從來沒有響起過的警鑼,“鐺鐺鐺”地急促響聲,在這廣寧前屯衛城響起。
沒什麼人氣的城內,在稍微過了一會之後,就彷彿是剛睡醒了一般的,立刻從各個房子裡躥出了一個個的建虜。或許是沒有過這種經歷,就有點像沒頭蒼蠅一般亂竄。
等到城內的建虜都上了城頭的時候,鄂多臺已經看到遠處露出了明國騎軍的影子。那行軍隊伍後面的塵土,讓經驗豐富的他,一下便緊張了起來,連忙下令道:“快,立刻趕去寧遠城報信,明軍來襲前屯衛城了!”
只是一會的功夫,便有快馬從東門飛馳而出,往東邊快馬加鞭的絕塵而去。
“嘚嘚嘚……”
急促地馬蹄聲傳來,就見有上千騎明國騎軍,都是一人雙馬,疾馳而來。
看到這一幕,城頭上的建虜,都開始緊張起來了。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大軍前面的哨探,光是這些哨探都有上千騎之多,那後面的明國騎軍,肯定會有很多。
“明國哪來的那麼多騎軍?”鄂多臺的腦海中,不由得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如果騎軍都有那麼多,那步軍肯定更多了。這明軍是要打大戰麼?像松錦之戰那樣的大戰?
這麼想著,鄂多臺就連忙又緊急派出信使,把這個預估的情況再次向寧遠那邊稟告。
“都守好了!”鄂多臺立刻持刀巡視城頭各處,檢查城防,大喊道,“明狗出了烏龜殼,那是來找死的。只要你們守到援軍趕到,便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