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性格軟弱,連生病都是如此,讓朱元璋有些失望和氣憤。
直到他見到了太子。
病榻上的太子,沒有如他所想那般還能向他請安,所以他沒有聽到自己想要聽到的聲音。
只看到一副面色赤青,彷彿下一刻就要行就將木的離世之相。
“咯噔”一下,太子病情的嚴重,超乎了朱元璋的想象,隨之而來一股埋怨。
“皇兒。”
威嚴的聲音,而病榻上的面孔絲毫沒有變化。
“皇兒。”
聲音中有了些疑慮,可能還有些擔憂,太子怎麼能這樣呢,如何對得起國家重付。
“皇...兒。”
一連三聲沒有得到太子的回應,是從來沒有的事情,朱元璋最後一聲竟然有些顫抖。
此時的他終於像是一名為兒子擔憂的父親,再也不是那名嚴酷的皇帝。
對待官員嚴酷,對待子孫同樣嚴苛的嚴厲君主。
“太醫們怎麼說?”朱元璋抬起頭,那剎那間老父親的眼神就消失了,重新變回了皇帝。
太監和御醫們都嚇得面色慘白,語無倫次的說太子的病情如何如何,但是沒有一個人有準話。
不說能治好,也不說治不好。
朱元璋內心瞭然,不再抱有幻想。他出身貧民百姓家,從小為地主放牛。
後來遇到災情,而官員們作惡多端,導致民不聊生,在他十五歲的那一年,先後餓死了父母,大哥。
為了活命,他與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命。
他這一生吃盡了人間的疾苦,雖然成為了帝王,但不敢忘記百姓的苦,因此沒有一日貪婪享受,每日處理的奏疏高達幾百件。
百姓未起他已起,百姓已睡他未睡。
就是為了讓大明穩固,不再有自己少年之事。
太子如果去了,大明該怎麼辦。
朱元璋冷冷的離開,思索大明的未來,直到走出宮門,沒有人看到那一剎,朱元璋眼角的溼潤。
“詔蔣獻進宮。”
剛離開太子寢宮,朱元璋面無表情的吩咐道。
太監們喉嚨猶如卡了魚刺。
不久,第二任錦衣衛指揮使覲見皇上,恭敬的跪在地上,等待皇上的問話。
比起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蔣獻更加的不近人情,他的眼裡只有皇上。
皇上讓他做什麼他就作什麼,皇上想做什麼他就去準備什麼。
他知道自己的下場不會好,但是他願意。
因為眼前的是勤政愛民的好皇帝,有史以來這般嚴酷對待官員,卻讓讀書人們無法反駁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