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北平,逐漸的嚴寒。
“天氣越來越古怪。”
“今年的產量,比去年的產量要少。”
“才少了多少,我看你是沒有精心伺候土地。”
百戶所的公房。
成為了賣酒的地方,當地百戶所的軍戶們,閒暇時分,經常來百戶所的公房喝酒。
到底是衛所,規矩並沒有徹底突破。
沒有人敢在這裡賭博,更沒有人敢招妓,半封閉的社會環境,人們也不敢亂來,誰都怕被人揹後戳脊梁骨。
公房裡有報紙,有書刊。
雖然此處不能招妓,但有還在唱著傳統小曲的父女,他們找到了更好討生活的地方。
公房裡的小調聲,漢子們聊著五湖四海的事情。
公房外的馬廄,一匹匹的健馬,渾身上下只有經過充足的豆料和精心的照顧,才有的油光閃亮的皮毛。
傍晚的月亮已經爬上了樹梢,而西邊的太陽,餘暉還又未徹底落下去。
“種地的事情,的確不如往年下死力氣。”漢子承認道,又搖起頭:“我估算過,少的收成,更多的是氣候的原因。”
“今年比去年冷,去年比前年冷,而且這些年的水災可不少,涿州那邊要不是放棄了許多的田地,恐怕報紙上要刊登遭災的新聞。”
“你是杞人憂天。”
“但願吧。”
“反正啊,這氣候要是一直如此下去,只怕產量越來越少。”
“瞎說八道。”
“就算這兩年年景欠佳,頂多熬上個三五年不就又回來了,咱們現在誰家愁這個。”
軍戶們說話間,腰桿硬邦邦的。
口袋裡有點小錢,家中有積糧,兒女成群,生活辛苦而又穩定,滿臉的自信。
“各位都安靜下。”
百戶醉醺醺的站起來,人們給他面子。
“千戶所已經下了通知,每家的餘丁,要前往千戶所報到,為期半個月的操演。”
“成績好的有賞賜,成績落後的,全所下批戒書。”
百戶笑道,“反正你們自己看著辦,丟不丟人你們自己的事。”百戶的權力沒剩多少,不過是個傳聲筒而已。
不過習慣了講話,百戶提醒道:“說句不好聽的,上了批戒書的,跟兒子娶媳婦都得低聲下去。”
得知後,見百戶沒有其他的交代,人們恢復了交談。
當兵的那些手藝,誰又忘記呢。
後世有句俗語,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雖然是個段子,可道理卻是一針見血。
衛所哪怕再拉胯,只要給錢給吃飽飯,輕易就能拉出一支具備組織秩序的精兵。
同樣是種地的,常年沒有操練的衛所軍戶,能壓著被組織起來的種地的百姓打。
世代當兵,許多東西平日裡哪怕不練,哪怕因為貧寒忘記了許多,可有些東西已經融到了骨子裡。
“嘚嘚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