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沉澱的大明

文華殿。

玉石廊坊,日光的照耀下,鍍了一層瑩瑩的色採,開年後的春風,終於減去了一絲寒意,炕道里的煤塊,讓地面透出不斷的熱氣。

“冊封高麗北王嫡長子為高麗北王。”

“派遣使臣去昭告,並且分別南下,面見高麗國王與高麗南王,保證高麗北王地區的安穩過渡,順利的交界。”

禮部大臣呂震講述道。

關於高麗的事情,禮部經過溝通,做出了以上的決定,然後與內閣大臣們協商,內閣大臣又綜合其他部門的意見,最終今日上呈。

這樣的處理內外政事流程,已經成為了主要的方式,除非朱高熾專門指定的問題。

朱高熾有些走神。

呂震今年好像四十來歲了吧,到底多少歲來著。

禮部尚書的職位上,呆了也差不多快十年。

“准奏。”

文華殿內安靜了片刻,朱高熾簡短的說道,只要國內不出問題,高麗方面的問題就不大,最不讓人放心的是高麗南王。

這些政治強人,都是不穩定的因素。

包括琉球地區的尚忠。

可是簡單的殺之了事也不行,規矩是大明制定的,總體上對大明有利,違背大明自己制定的規矩,最大的損失其實是大明。

而且殺了尚忠,說不定還有劉忠,王忠,所以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幕府方面的使者請求朝貢大明。

朱高熾考慮後也同意了。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隨著大明的腳步,外部和邊疆的事宜,已經佔了朝堂的三四成,原來的事務上,增添了一倍有餘。

結束了議會,朱高熾疲累的出來透口氣。

李暹得到文書房的通知,被文書們帶來御階上,看到了孤身於平臺的太子殿下,不遠處有站崗的侍衛。

侍衛們腰間挎著短銃。

每把短銃都有號碼,上值和下值都會交上去,包括鉛彈,會經過嚴格的清點。

守衛皇城的侍衛,來源於京營。

京營來源於全國軍隊的精英。

每年軍隊的比賽等,那些名列前茅的軍士,還有以隊為基礎,輪調京營的軍隊,以及部分功勳之後,形成的三千營,專門負責皇城安危。

每名侍衛身後都有家族。

哪怕是普通軍戶出身,背後也有一大家子。

降襲承爵。

遺產稅最高百分之五十。

政治和經濟繼承製度,已經在永樂朝成形,目前雖然遇到了些許風浪,可風浪並不大,因為祖孫三代之治,讓大明政權體系太過穩定,沒有人可以掀開。

負責京營兵權的,除了兵部外,還有部分勳臣,以及軍中將領,形成三方互相挾制。

太子殿下的兩位親弟弟。

一位負責巡視地方軍隊,一位負責錦衣衛部分權利,監督文武,卻又不獲得軍權和行政權,避免了隱患,李暹忍不住感嘆。

眼前的太子殿下,不知不覺間解決了許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