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 野團魚

項三妹想起晚上有炸魚吃,耍起小聰明來,把碗裡的酸菜一股腦拔給項健,見他敢躲閃便開口恫嚇,“小屁孩,你不多吃點以後長不高。”

項遠幹勁正旺,吃過飯也不需要睡午覺,頂著灼人的陽光扛著蝦耙又往小河跑。

下午卻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他們忙活了三個小時,才收穫不到一斤的小魚蝦。

緊接著打雷閃電,暴雨如注,趕緊去附近楠竹林避雨…項遠帶著項健在守竹人搭的小草屋裡等了半個小時,雷雨剛一停便急著出來試手氣。

器小易盈,小溪小河漲水也更快,變得渾濁的河水從河堤上漫出來,正順著排水溝往旁邊位置低的稻田裡流。

稀泥裡不時看到一些興奮的小黃鱔,小泥鰍到處亂竄,小孩拳頭大的青蛙也有不少。

項遠也不用下河堤了,站在稻田的田埂上,蝦耙往有動靜的地方扔,魚蝦大多遵循天性,喜歡追逐活水。

下雨天再大的動靜也不容易驚走興奮的魚兒,不像平時,稍有風吹草動,便要把魚驚跑。

他沿著河堤來回尋找,邊打邊走。

半個小時,就打到兩條一斤左右的草魚,兩條半斤重的鯉魚,十來條兩指寬的小鯽魚,菜板魚與小龍蝦乾脆不要了,免得佔用鋁桶的空間。

項健也跟著他歡快的小跑起來,兩隻小手吃力的提著鋁桶,一腳深一腳淺的跟在項遠後面撿魚,打到的魚越多,他們屋頭分到的魚也越多,當然高興得很。

“遠叔,你看魚塘口子那邊有人在撒網。”

小河邊有不少養魚人挖的魚塘,因為取水方便,但有個壞處就是夏天暴雨時,家養的魚兒容易隨著滿溢位來的池水跑到河裡去成為野魚。

這對不養魚的村民來說,反而是件大好事,包括項遠在內,都盼著漲洪水好逮魚。

今天暴雨下得不久,應該沒多少魚從塘裡跑出來,那個撒網的大人項遠不認識,兩邊也沒得利益衝突。

蝦耙只能打淺水處的雜魚,撒網都是針對深水的大魚,項遠吐氣開聲,雙手用力將水中的蝦耙往回拉…

“哇,團魚團魚,遠叔,是團魚!”項健高興的叫喚起來,引得在不遠處撒網的大人也用驚訝的目光望過來。

一隻嫩黃色的大團魚縮著脖子臥在竹耙裡,綠豆大的眼睛放著兇光,惡狠狠的盯著項遠。

於塵縣喊的團魚也就是外省說的甲魚,也叫老鱉。

當地俗話說:“初夏日暖見團魚,三伏江河現浮鱉,十月入冬不露面,鑽進泥沙藏水底。”

因為團魚要冬眠,天氣一冷就要鑽到深不見底的泥洞裡藏起來,晚春五月份左右才鑽出來進食,生性又機警,經常是深夜才出現,非常難以捕捉。

有些人捕上十年的魚,都未必能親手逮到一隻野生團魚。

按理來說,這團魚不會在傍晚時出現在淺水處,但既來之,則安之,項遠肯定要把這個意料之外的尊貴客人招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