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齊國公在早朝之前便去拜見了宇文護。宇文護依然是很客氣地接見了他。
“老弟啊,這次派你去荊州,有點匆忙,沒讓你到長安多呆些日子,你就多辛苦一點吧。”宇文護說道。
“國事召喚,身為臣子豈敢貪圖安逸?自當領命去荊州。”齊國公說。
“恩,好!這才是文王的兒子。你此去荊州,任重道遠啊。”宇文護似乎別有所指。
“身在帝王家,君上若有驅使,臣責無旁貸!”齊國公肯定地說。
“老哥前日和你說過荊州的情形,你到了那裡該做些什麼就不多說了,你儘管放心去幹,不要畏首畏尾。”宇文護安頓到。
“是!臣昨日已經見過陛下了,陛下已經有了旨意,令臣到荊州廢佛、賑災、安民、治河。”
“恩,你帶上陛下的募銀的聖旨,到了荊州以後,不要心慈手軟,那些富商大戶滑的就跟泥鰍一樣,不抓緊一點,他們是不會放血的,該抓的抓,該辦的辦,出了事老哥在這裡給你兜著。但是要記住一點,荊州一定不能亂!”宇文護盯著齊國公囑咐道。
“臣明白,臣會力保荊州的安寧,不給北齊以可趁之機。”齊國公堅定地說道。
“恩,那你去吧,老哥在這裡祝你路上平安,建功立業!”宇文護說著便起身,準備去上朝了。
“多謝冢宰,冢宰多多保重,臣這就告辭了。”
“恩,去吧。”宇文護邊穿朝服邊說道。
“臣告退。”齊國公施禮後慢慢退出去了。
出了晉國公府後,齊國公的車馬便出城門直奔荊州方向去了。出城門走了十里地,只見十里長亭出立著一人一馬,那人蘭衣飄飄,長髮輕舞,持劍而立,正是青詩公主!
齊國公見是公主在等他,想起了昨日陛下讓他去給公主辭行的話,便立即下馬上前見禮道:“公主殿下?在這長亭之中,可是在等我嗎?”
“齊國公奉旨去荊州,路途遙遠、山水相隔,青詩理應相送,”公主說道。
“皇命在身,不敢耽擱,倒是陛下昨日特地讓臣弟在臨行之前,向公主辭行,早上倒是去了一次慕容府,府上告知公主已經在路上等了,不知陛下有什麼話要託公主帶給臣弟呢?”齊國公問道。
“陛下的旨意,不是已經告知齊國公了嗎?陛下倒是沒有給青詩傳達什麼旨意,只是青詩有一件事想拜託齊國公而已。”青詩的話否定了齊國公的猜想。
“公主殿下有何吩咐,一定照辦!”
“吩咐倒是不敢,畢竟齊國公是帶著聖命去的,青詩只不過是有件小事,想麻煩齊國公代勞。”青詩很客氣地說道。
“公主請講。”
“昔年青詩遊歷江湖路過荊州時,有幸結識一位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德高望重、學貫古今、滿腹韜略,實乃當世的學問大家。齊國公到任荊州後,可否代為拜訪呢?”
“公主對這位老先生如此推崇,高山仰止,憲倒是有點急不可待地想謁見了。敢問這位老先生名諱,現在何處呢?”
“這位老先生姓龐……”
“可是明德書院的龐博龐老先生?”青詩話未說完,便被齊國公有點著急和興奮地打斷了。
“正是,想必齊國公有所耳聞吧?”
“豈止有所耳聞,簡直就是如雷貫耳啊,明德書院的龐老先生名滿天下、譽滿天下,公主有幸結識,真是讓人羨慕,此次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拜訪一下,不知公主有無書信呢?”齊國公問道。
青詩沒有說話,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來,交給了齊國公。齊國公雙手接過,見封面寫有:“明德書院龐老先生啟,慕容青詩敬呈。”齊國公便小心翼翼地收好,並說道:“公主放心,一定幫您帶到。”
“好,齊國公此去荊州,如有難事,便去請教龐老先生,只要為民為國,先生定會不吝賜教的。”
“好的,多謝公主指點。”
“此去長路漫漫,青詩就不耽誤了,齊國公請上路吧。”
“好的,公主保重!”齊國公深深作揖後,便轉身策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