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定是一個漫長的夜晚。
……
公主擇婿,肯定是文不能弱,武不能差,藝不能疏,而且得是家世顯赫,名門貴胄。
這將近一個月,大宗伯元欣,不但要組織春宮的大夫們負責經史、策論、對弈書畫的考試,還要會同各地的九品中正官來對各考卷進行評閱。真是人擠人,事纏事,人事糾纏不清,世態混淆難明。
所謂中正官,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這是九品中正制的關鍵環節。而九品中正制度是當時大周國選拔官員的制度,因此選派中正官來參與公主的擇婿是很合理的。
中正官為朝廷選授,由天宮舉薦的現任官員兼任,這是為了保證朝廷對選舉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對中正事務的干擾。中正官的主要負責品評,而品評主要有三個內容:
其一為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為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
其二為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於品德評語。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優能少”等。
最後為定品:即確定品級。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但實際上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就行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這不,一干考官們現在正在春宮的議事廳內,指點著幾位世家公子的大作。十幾張書桌拼成的大長條桌上,堆滿了各位公子的策論試卷以及畫卷,一干考官們正圍著長桌竊竊私語。
“大宗伯到——”外面傳來了通報聲,元欣來了。
元欣笑呵呵的邁著步子進來一看,已經有一大群人,圍過來見禮了。元欣笑呵呵的說道:“各位,早啊!”
“大宗伯日夜操勞,我等豈敢不早到?”去年任九品中正官的白髮蒼蒼的徐軒上前說道。
“是啊,呵呵呵……”,後面的都附和著說道。
“為公主擇婿,是國之大事,又是冢宰親自豐富的,我等豈敢不盡心竭力?況且促成這一樁天大的姻緣,是你我之福啊,”元欣笑著說道。
“不知是誰家的公子,有此天賜良緣了。請大宗伯來看看他們的考卷吧。”徐軒請元欣過去。
元欣走到桌前,隨手翻了幾張,然後邊走邊看,最後來到最上方站定。正色說道:“諸位!公主的婚事乃是國之大事,請諸位評閱時。務必要公平公正,把真正德才兼備、文物齊全的人選出來,這策論和書畫,不像經史和對弈。沒個對錯也弄不出輸贏來,就請各位中正官。來判個高低吧。”
徐軒在一旁接過話頭說道:“是啊,自奉命以來,我等也是小心謹慎精挑細選啊。”然後掃了一圈眾人,說道:“那策論卷,我等不但要從文章的辭藻、條理、立意、氣勢上推敲,而且還要從書法的用筆、結體、章法、氣韻等諸多方面來評定,最終選出了這幾張,同時也選出了幾幅極好的畫來,請大宗伯您來評定。”
“哦,拿來我瞧瞧!”元欣欣然欲觀之,徐軒趕緊拿過來一張策論呈上。
元欣接過,仔細的看著,頻頻點頭,但不發一言。
一旁的徐軒見大宗伯不明確表態,便出言解釋道:“大宗伯您請看,此卷所用之字,乃是魏晉筆法,深得右軍筆意,結體穩健,但用筆卻飄逸灑脫,乃書中之上品,再看這文章,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氣象恢弘,讀之讓人精氣神為之一振啊!”
元欣依然盯著考卷一言不發。
也許是看徐軒誇誇其談,有些人受不了了,另一位有些微胖中年官員手中拿著一張考卷,上前說道:“要論資歷,徐老已經是好幾年的九品中正官了,德高望重,乃是我等不能望其項背的,但既然是眾議挑選,要公平公正,那還請大宗伯看看其他的考卷吧。”
元欣點點頭,放下了徐軒遞上的那張,接過了那位微胖官員呈上的試卷,還順便調侃了一句:“老楊啊,最近看起來。你這肚子比我的還鼓啊?不過你這氣色倒是不錯!哈哈哈哈……”
“大宗伯說笑了,您是天生雍容富態之體相,臣下只不過多享了口腹之慾罷了。”這位名叫楊適的官員有點奉承了。
徐軒氣地暗自咬牙:“好你個楊適,你肚子裡面貪了多少老夫還不知道嗎?這次在荊州,你和萬祥狼狽為奸,舉人唯錢不唯賢,給世子撈了不少好處,現在萬祥出事了,你倒躲到幹岸上撇了個乾淨,真是老天不長眼啊!可惡的是剛才又把世子看好的李將軍之長子的考卷拿到元欣面前,老夫今天非攪了你的局不可!”
此時的楊適接著剛才的奉承繼續說道:“大宗伯請看,這是崇信候府楊公子的考卷。以下官看來,剛才慎遠侯府世子的筆跡雖效法右軍,但畢竟魏晉風流、放浪形骸,少了些廟堂之上的莊重、肅穆之氣,公主擇婿,乃國之大事,不可謂不嚴肅,晉人筆法雖妙,但在此恐怕不合時宜啊。”
徐軒氣地剛要反駁,但楊適緊接著對元欣說道:“倒是大宗伯手上的那份,答卷用的字型正是時下流行的楷體,用筆如刀削斧劈一般不說,結體嚴謹,氣質威猛,可見人如其字般剛毅有節。再觀其文,雖言辭樸實無華,但剖析入理、針砭時弊、有理有據,再見其胸懷抱負,早已透過紙張,直上青雲了!況且青詩公主不比一般女兒,想來也不願與那些詩酒風流、吟風弄月的錦繡公子廝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