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啟明,水川煙雨,隔斷三秋意。
提筆點墨的文人騷客總是在無邊夜色中暢想黎明,闔窗阻月擁燈眠仍阻擋不了心中鐵馬金戈、江湖風雲。
而臆想只能是臆想,而現實永遠是現實。
若有選擇,浮空戰場上有些人壓根不會踏足長安一步。
若有選擇,誰又想在這時代亂流中爭渡。
神洲書院朝聖現身帶來的是意料之中的震撼,畢竟在場諸多勢力來人也不是傻子。
神洲書院不是沉默不語的羔羊,之所以選擇的短暫的避讓,必定是積攢著絕殺一切的力量。
現實也沒有出乎他們意料,神洲書院不是好說話的代表,所以朝聖帶著神洲書院的意志降臨長安。
出手就是雷霆手段,一塔壓四方,壓的威名遠揚的長安書院先秋半跪於地,難以動彈。
送禮而來,禮卻讓主人差點“受不了”,妥妥的打臉行為。
若是此事放在一般勢力身上,也許就這樣過去了。
但是這可是近三百年來獨自抗衡中土世家、不斷挑戰神洲書院地位的大唐。
所以諸多生靈都在等著大唐一方的反擊,到讓人沒想到的是一個白衣書生的出現輕描淡寫的改變了局勢。
抬手鎮壓浩然塔,破局就在一瞬間,讓其餘人壓根沒有反應過來。
朝聖則是有所疑惑的盯著白衣書生,似乎察覺到了一絲端倪,但又抓不住那種熟悉的感覺從何而來。
而後十幾息時間內,隨著其餘四方浮空戰場的出現,眾人的目光才慢慢轉移。
上百條光明大道將趕赴長安的生靈接引到了不同的浮空戰場之上。
超越五十萬的生靈,此起彼伏的蒼茫氣勢,將長安書院化為了一片即將點燃的草原。
而隨著五方浮空戰場的合攏,這種氣勢達到了巔峰。
眾多生靈不自覺流露出的氣息匯聚一堂,讓附近空間如同流動的水面一樣連綿起伏。
要不是浮空戰場上融匯一體的古老巨書定住了虛空位面,恐怕此刻方圓萬里的建築、山川都被這股氣勢所攝,成為了茫茫紅塵中的一粒灰塵。
而在靈屏前觀看這一幕的各洲域生靈不約而同的倒吸一口冷氣,異口同聲道:
“臥槽”
遠赴人間驚鴻宴,奈何只能說抱歉。
肚子裡沒點墨水,只能臥槽走天下。
眼前一幕盛景乃是過往千年歲月中不曾有過的。
在浮空戰場上的生靈可以說是天域各洲勢力的代表人物。
無論是偏居一偶的福地洞天,還是鼎盛一洲的不朽聖地,在此次儒家書院大會中都拿出了應有的態度。
派出的代表即使不是一宗的執掌者,也是中流砥柱,不可或缺的存在。
這樣的人物集聚一地,就是一股足以改天動地的恐怖力量。
要是這群人想要對長安做點什麼,恐怕連同大唐唐皇出手都阻擋不了一瞬。
但是大唐依舊將這股隨時可能爆發的力量匯聚。
劍有雙刃,力量的應用有多種可能,浮空戰場中的驚世力量作用的好,何嘗不能成為接下來改變局面的重要籌碼。
但大唐能夠想到這一點,神洲書院內自然也有生靈能夠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