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捻指,水陸大會正式舉辦。
太宗即排駕,率文武多官,后妃國戚,早赴寺裡。
長安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到寺聽講。
水陸大會,僧道齊聚。
觀音帶著木叉隱於長安城人群之中,紅孩兒亦是如此。
天庭、靈山包括幽冥界,諸多大能都在隔空觀望此處。
當他們看到水陸大會竟是僧道各一半時,頓時覺得有些不對,便紛紛推算。
可算來算去,卻是一片茫然。
臺上,陳玄奘開始講法,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
這些經文佛法都是他熟讀與心的,講起來倒也有幾分韻味。
長安城的凡俗多少覺得有些啟發,紛紛稱讚。
若是這樣進展,對於宣佛大勢依舊有利。
正當觀音準備開始下一步計劃時,講完佛法的陳玄奘忽然向著一旁的老道開口道:
“貧僧已講完,接下來請大師講道。”
紅孩兒:“……”
觀音:“……”
某些不知名的大佬:“……”
紅孩兒怕的是陳玄奘這麼一搞,會將他給暴露。
觀音怕的是陳玄奘這麼一講,牽引向西的功德氣運會落下幾分。
至於暗中觀察的大佬們,則是心思各不相同。
有人歡喜有人愁。
陳玄奘一旁的道士當時就給嚇了一跳。
聽了陳玄奘講的佛法,他是自愧不如,根本無顏再說什麼‘道法自然’!
觀音頓時舒了口氣。
還好這長安城的道士都是膿包。
要來個與陳玄奘一般強的道士,那今日局勢就當真不妙了。
就在這時,陳玄奘再度開口了。
“既然大師不願講道,恰好貧僧對道法也有一些瞭解,不如就讓貧僧來說說如何?
若有遺漏不當之處,還請大師指正!”
陳玄奘向著遠處觀望的太宗行了一禮。
“好!”
唐太宗拍手叫好,越看陳玄奘越是順眼,對著周邊大臣稱讚道:“沒想到玄奘法師,不僅廣修佛法,連道法都有涉獵。
此次水陸大會選玄奘法師主持,當真是沒錯,還是玄齡眼光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