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世 淝水情 第七章 淝水之戰

第七章 淝水之戰

"咚!咚!咚!"

戰鼓聲一下一下的敲響,緩慢而穩定有力。

決戰之期終於到了。

隨著鼓聲,士氣昂揚的北府大軍來到淝水東岸的平原地帶,臨灘佈陣。

北府兵總兵力共八萬人,其中八千輕騎兵列成長方陣,橫布岸邊。又有八千精騎分為四

組,每組各二千騎,翼軍左右,四千主力重騎兵居中。

步軍則夾在騎兵之間,分前、中、後三陣。

前陣是弓箭手。弓箭是步兵對付胡人騎兵的利器,可以有效遏制來去如風的胡人騎兵;

中陣是長槍兵,人人手執數米長的長矛。如果前方弓箭手潰散,胡人騎兵殺至面前,長矛兵即可利用長兵器的優勢與對方騎兵對抗;

後陣是利於近身搏鬥的盾刀手,只待胡人騎兵被長槍兵捅下馬來,盾刀手立即上前格殺。

十二枝繡著"北府"二字的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端的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這邊鼓聲方歇,對岸傳來胡角聲,苻堅的秦軍亦開始調動,從壽陽和四周的營壘開出,在淝水西岸廣闊的平野集結。

苻堅也是傾巢而出,總兵力在北府軍十倍之上,聲勢浩大,軍容鼎盛,前線以步兵為主,於離淝水百步許處列陣,兩翼配以輕騎助戰。盾牌林列,加上強弩勁箭,拒鉤長擊,確有足以粉碎北府兵任何渡河行動的龐大實力。

由於人數眾多,除前方防禦為主的步騎兵布成橫長陣形,後方騎兵是十六組形成的偃月式陣勢,每組約萬騎,形成半月形的收縮密集隊形,圓拱向著對岸,把防禦線縮小,形成有機的防禦體系,反擊時可以發揮爆炸性的力量。

高舉的帥旗下,謝玄親率諸將往淝水推進,兩旁騎兵看到敬愛的將軍親臨陣前,不禁全身熱血沸騰,諸軍齊齊拔刀高喊致敬。

對每一名北府戰士來說,此戰是保家安國、出師有名的正義之戰,目標明確光明正大,人人生出一往無前的決心和勇氣。

反觀秦軍,雖兵力遠勝,卻是師勞兵疲,特別是在傷病爆發之後,士氣更是跌到了谷底,根本沒有作戰的信心及勇氣。

淝水在剛升起的太陽照射下閃閃生輝,把敵對雙方涇渭分明的隔開。

謝玄大喝道:擊鼓!

鼓聲雷動,三通鼓響後,倏地靜下來。

兩岸鴉雀無聲,唯只河水流動的聲音和此起彼落的戰馬嘶鳴。

一個騎兵從晉軍中馳出,渡過淝水來到苻堅陣中,這是謝玄派出的使者。

使者對苻堅轉達謝玄的話:您孤軍深入,然而卻緊逼淝水部署軍陣,這是長久相持的策略,而並非對陣交鋒的辦法。若您真的有心決一死戰,何不移動兵陣後撤百步,讓我們渡河一決勝負。如果不敢,那就早點回長安弄兒為樂去吧!

秦軍諸將認為:我眾敵寡,不如遏制他們,使他們不能上岸,這樣可以萬無一失。

苻堅:只帶領兵眾稍微後撤一點,讓他們渡河渡到一半,我們再出動鐵甲騎兵奮起攻殺,沒有不勝的道理!

徵東大將軍苻融也認為可以,於是就揮舞戰旗,指揮兵眾後退。

苻堅所以肯退師,是要趁己軍渡河欲速不能的當兒,回師痛擊。

但苻堅忽略了一點,多達百萬之眾的軍隊,等若一頭臃腫不堪、腦袋難以指揮四肢的龐

大怪物,不要說後退百步,後退一步均也要牽涉到上百萬人,其亂勢可想而知。

而且秦軍的密集守勢在防守上固是無懈可擊,進攻亦可井然有序,可是若掉頭往後走,不但協調困難,且會把原先緊密的陣式系統拉松破壞。

胡號高鳴,秦軍大後方的騎兵隊開始後撤,由於人數眾多,最遠的部隊,離前線足有半

裡之遙。因距離太遠,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變故,接到後撤百步的命令,上上下下摸不著頭腦,心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