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時候來旗山還是在他高中二年級,仍舊無比孤僻的林凡與他的發小、也是唯一的朋友陳旭趁著週末來到旗山。
清晨,兩人爬上旗山,那時旗山並沒有如今的旗山熱鬧,遊人不多,大概也就僅僅比現在只有林凡和小倩兩人好一些而已。
林凡和陳旭,再加上三兩不知名的遊客。
那時天氣大概也是如同現在的模樣,白霧朦朧,空氣溼潤,略微有些涼意。
露水打溼了兩人的衣襟和頭髮,但他們並未在意。
年少的沉默的林凡望著雲霧湧起,默默無言。
露水在他的眼眉凝結,滴落而下。
自小就對這山川有一種近乎於靈魂之中湧出的渴望,那時候的他並不知曉緣由,只是憑著感覺,邀上自己唯一的朋友,翻山而來。
直到泰山之行後,他才清楚,原來自己對於山川的渴求源自於靈魂之中對於泰山的呼應。
中國人死者,魂歸於岱(泰山地也。
“……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
封禪之儀,在“三皇五帝”時便已有之,“封禪”二字,封者為祭天,禪者為祭地。
封禪不僅僅是在溝通上天,也是在溝通大地,
溝通,
陰間地獄。
而泰山,便是連通天地人三個世界的一個節點,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在從小到大不知隨即地探尋了多少個山川之後,終於在四年前去往了泰山,去往了命中註定的地方。
這大概是他的宿命。
註定了他在生命裡的某一天要登上泰山,解開靈魂之中的秘密,看見那個就藏在平凡世界背後的世界,陰間。
世界從此之後豁然開朗,卻又更加迷霧重重。
他相信自己的生命總是有一個目標的,雖然到如今他還並不能完全清楚,但路已經在他腳下,他要做的只是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陳旭在一旁,他比較好動,來回地轉,四處張望。
隨後不顧周圍的潮溼,趴在林凡旁邊的圍欄上,邊看著雲波詭譎,便問林凡,
“小凡,你為什麼總是喜歡一個人看著這些景色發呆?”
少年林凡搖了搖頭,
“不知道。”
熟悉林凡性子的陳旭並未懊惱他的冷淡,只是自顧自地說道,
“是因為孤獨嗎?可是,我不是在這陪著你嗎?難道是因為我不是女孩子?也不對啊,班上可有好些個女孩子都暗戀你,就連咱班班花都經常上課偷偷轉頭看你,你卻對此沒有一點表示和反應,我不信你看不出來。所以,肯定不是因為這個,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陳旭一臉疑惑,不停地撓著自己的頭。
換做平常人,遇到林凡這種性子早就棄之不顧了,也就陳旭這個和他一起長大的孤兒院出來的少年能完完全全地忍受他的冷淡。
他絲毫不顧及林凡是否願意搭理他,林凡沒回答他就自問自答,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
畢竟,這麼十多年都過來了。
“話說這是咱們第幾次爬山了?十次?二十次?我都忘了,以後你還會繼續下去吧?”
“會吧。”少年林凡終於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