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考卷都是先上半篇歌功頌德的華麗辭藻,再泛泛而談自己的見解,擠掉水份,裡面的乾貨沒幾句。
語卿就不同了,她以前高考寫議論文必須得來些見地才能拿高分,所以這場考試對她有利。
當閱卷官看到她那篇用詞簡單明確,條理清晰,還有幾分見地的策論時,難免眼前一亮,大筆一揮,定了她第三場考試頭名。
幾天之後是放榜日,同窗們見語卿考了府案首,不敢再妒嫉她了,而是都上趕著巴結她。
照她這勢頭,肯定是未來的官老爺,哪能不巴結?以後還指望她提攜呢。
夏若寒第一時間就知道語卿考中了府案首,嘴角輕揚:“本座倒要看看她究竟能夠考到哪一關。”
一場府試下來,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一個瘋掉了。
瘋掉的人不是別人,是江繼省,破口大罵老天爺不公,他寒窗十年府試居然落榜了,而一個上了不足一年學的臭小子卻拔得頭籌。
同窗們見他瘋瘋癲癲全都繞道而行。
五月一到,天氣漸漸熱了,院試的日子到了。
縣試和府試每年都會舉行,院試則是三年兩次,今年剛好有次院試。
院試第一場題目不難,語卿輕鬆過關。
第二場難得她生無可戀。
她以為是她底子薄,所以覺得難,等出了考場聽到人人都叫難,有的人還哭了,她這才放心。
要難大家一起難,那樣才能碰運氣。
語卿的運氣爆棚,院試又是案首。
語卿在心裡沾沾自喜,原來自己還是有潛能的,可是在前世怎麼就沒考進重點大學呢,大概不夠努力吧。
考完試,主僕倆收拾了行禮就往家裡趕。
一進銀杏巷就有街坊驚喜的喊:“四郎高中案首回來啦!”
頓時不少街坊湧出家門前來祝賀。
姜大叔料到這一兩日語卿必回,因此哪裡也沒去,就在自己的別院裡候著。
聽到喧譁聲,一面趕緊出來迎接,一面命下人裝了一笸籮銅錢出來,見人就是一把,這一把至少有二三十文,街坊們誰不高興!
在姜大叔的開道下,語卿主僕回到了家裡。
何氏等人歡天喜地:縣案首、府案首,再加上院案首,四郎這是連中三元了呀!
雖然是小三元,也殊為不易。
何氏為此給街坊們每家每戶送了五十斤大米和五斤菜油。
街坊們大多窮困,送這些給他們比請他們來吃酒席還要實惠。
街坊們收到了何氏的米和油,個個感激。
語卿本打算在家裡住上幾日再去書院,前來給她提親的人都要踩爛她家的門檻了。
語卿是女兒身,哪能娶親?
何氏便以她曾經定過親,只可惜女方早夭,有算命先生給她算了一卦,說她不宜太早訂親,婉拒了所有媒人。
那些媒人又把主意打到語卿三個姐姐身上。
四郎這麼優秀,前程斷然不會差,現在不趁早下手娶她姐姐,和她攀上姻親,難道等她為官為相了再來娶?
那時恐怕連人家的門都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