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章踢皮球

湖廣府受災面積太大,災民太多,從廬州帶來的那點賑災糧不過杯水車薪。

這些賑災糧哪怕煮稀飯,每天只讓災民喝兩碗,也堅持不過一個月。

一個月之後呢,百姓吃什麼?

雖然洪災跟旱災不同,洪災時日短,洪水過後災情就解除了。

但是莊稼已經全都淹死了,即便補種也來不及了,再有一兩個月就是秋季了。

不過當誤之急先做兩件事,一是全城消毒,二是發放賑災糧,至於恢復生產只能排在後面。

古代消毒不是生石灰就是硫磺,這兩樣語卿建議全用上。

再把廠公讓她帶上的那十幾車抗瘟疫的藥材熬成藥汁讓百姓來喝。

並且讓地方官派人走街串巷的敲著鑼,督促百姓把家裡的東西經常拿到太陽下暴曬,個人也要勤洗頭勤洗澡,總之做好個人衛生。

好在湖廣府的百姓比較愛乾淨,又是大熱天,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天天洗頭洗澡換衣服。

除此之外,不準吃死去的任何動物。

人受災,動物也跟著受災。

語卿才來的第一天就看見幾個孩子追著一隻生病的狗打,想打死煮狗肉吃。

那種生病的狗肉哪能吃?語卿當時就命寒山把那隻打死的病狗用火燒成了灰燼。

至於賑災,語卿建議按人頭每人發十斤賑災糧。

老百姓拿到這十斤糧食,自己挖點野菜添點樹皮,吃得還要飽些。

若是官府施粥,煮得稀稀的更不經餓。

當語卿提防疫的建議時,從三皇子到地方官全無異議。

可是提到把賑災糧發放到災民手上時,地方官就以“不讓官府施粥,不能讓愚民感受到皇恩浩蕩”為由,表示不同意。

語卿明白他的意思,只有賑災糧從他手裡經過,他才能雁過拔毛。

可問題是,他們那批賑災糧全都是陳糧,根本就賣不出去。

語卿看看三皇子和盧知秋。

每次在商討如何賑災時,這兩人全都一言不發,各自在心裡打著小算盤。

三皇子的小九九是,建議全都是語卿提出來的,如果賑災得力,那功勞肯定是他的,因為是他拍板同意的。

如果出了問題,皇上震怒,他就說是語卿擅作主張,他根本就沒點過頭。

反正好處全都是他的,語卿只是一個負責背鍋的。

他就喜歡語卿一副傻缺樣,卯足了勁為他做嫁衣。

盧知秋更是老謀深算,賑災不好做哪,地方官都等著分賑災的一杯羹。

真的把朝廷撥下來的賑災款和賑災糧用在災民頭上,你看地方官會不會跟你急!

所以做得多,錯得多,什麼都不做最保險,讓語卿這個楞頭青橫衝直撞去吧。

語卿雖然年少,可她後世好歹也寫了不少宮闈宅鬥文,三皇子和盧老油條心裡想什麼她豈有不明白的?

她衝著地方官微微一笑:“大人,我只是建議而已,拍板還得看殿下和盧大人的意思。”

把皮球一腳就踢了過去。

雖然賑災迫在眉睫,但她得自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