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若寒一路緊趕慢趕到了黃縣,見滿城無恙,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回了肚子裡,和語卿匆匆見了一面便趕去了府城。
語卿雖然利用了常香百步穿楊的好箭術把病毒傳給了盧知秋,暫時保住了黃縣。
但是危機並沒有解除,若三皇子要遵照聖旨焚城怎麼辦?
他得說服他改變主意。
夏若寒猜測的沒錯,當他趕到府城時,三皇子正要親自帶兵焚城。
不過廠公大人讓他慢些行動,三皇子不能不給他這個面子。
夏若寒雖然只是一個宦官,可他是權傾朝野的官員。
皇子們見了他誰不巴結討好,希望他站在自己這邊,那自己爭奪儲君之位的勝算都要大些。
夏若寒在不少朝臣眼裡是個人狠話不多的大魔頭,其實口才極佳。
他只說了一番話就讓三皇子改變了主意。
他說現在一群皇子爭奪儲君之位已到了白熱化。
即便三皇子無意儲君之位,但是他的年紀擺在那裡,其他皇子必定想除他而後快,從而使自己少個競爭對手。
他謹遵皇命焚城表面上看無可厚非,實際暗藏兇險。
若日後有皇子拿此事攻擊他,說皇上遠在千里之外,不太瞭解黃縣的情況,而下了焚城的聖旨。
三皇子卻就在府城,會不瞭解黃縣的情況?
明知道黃縣有救,卻見死不救,遵照聖旨焚了城,不是迂就是傻,或者一心想討皇上歡心,而喪失了仁心。
不論哪種情況,都足以將三皇子踩在地上,永無翻身之日。
既然謹遵聖旨風險這麼大,不如上一本奏摺,向皇上稟明黃縣的情形,苦求皇上再寬限半個月。
若半個月內黃縣疫情仍舊失控,他願以死謝罪。
如此一來,既顯得他有仁義之心,又能展露他臨危不亂、治國的才能,必得皇上另眼相看。
謹遵聖旨,後果不堪設想,不遵聖旨,力保黃縣,反而於自己有利,三皇子自是聽從夏若寒的話的。
半個月後,黃縣疫情終於結束。
語卿也用那些強行募捐來的銀子幫災民們重建家園,並且免費授課,傳授兔子養殖技術。
雖然在古代,大規模養殖兔子很難做到,但是家庭小規模養殖卻是不難。
哪怕一個月有一百隻兔子出欄,所賺的錢也足夠一戶普通人家一個月的開銷。
兔子繁殖力強,生長週期短,收益快,但投入小,適合災後一無所有的百姓養殖。
語卿不僅傳授兔子養殖,還把兔肉的各種製作方法傳授給百姓。
兔肉做的好吃,人們才願意買,吃兔肉的人越多,就越有利於兔子養殖。
為了重振災區經濟,語卿在湖廣府一待就待了三個月,這才跟著三皇子回京。
夏若寒提前兩個月就回京了。
他向來是個心思縝密之人。
當初皇上發出密旨,他是在幾天之後才得知,說明這道密旨真的很隱密,即便他在宮裡耳目眾多也沒收到訊息。
卻在幾天後得知此事,說明有人想讓他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