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四五章 冒犯

同樣的話,要是去法國說,非得讓法國那些從事絲綢織造業、紡織業、冶鐵業、木匠、漆匠的大量手工業者噴死。

而在北美則不同。

就那麼幾個產業,沒有一個和大順這邊是重合的。

比如依託毛皮和畜牧業的制帽業,大順不可能跑這來賣帽子。

比如箍桶業、木材、糧食、魚乾、牛羊、酒,等等,北美現在擁有的產業,大順這邊看都不可能看一眼。

時代在變,意識也在變。

若是後世,說這些話,意思就是說:你們老老實實地種地,養牛羊。我們發展工業。

後世會有多少人覺得,這是好事?

但現在,這些話說出來,在北美的經濟基礎下說,聽起來真的就是好事。

北美工業發展的基礎,是1830年代的土地兼併、人口激增、資本積累、以及技術發展、移民增多。

相對於過去每個家庭都有100英畝土地的自耕農群體而,這並不是啥好事,甚至不是啥好時代,尤其是相對於過去的美好日子——幼子繼承家業,幼子長大前,哥哥們隨便家裡資助點就能去外面弄個三四百畝地。

工業發展引發的諸多問題和反對,直接導致了聯邦黨的瓦解。

對此時以自耕農為思想的經濟基礎的北美而,大順所描繪的未來,是美好的:更便宜的商品、更便宜的日用品。

如果說,大順這邊的婦女紡織,是因為沒辦法,不紡織為副業家庭很難生存。

北美此時這邊的婦女紡織,也是因為沒辦法,因為一些鄉村並沒有便宜的紡織品,甚至因為貿易政策使得紡織品價格太高,女人不得不去紡點羊毛湊合著穿。

對於一個人均100英畝,大約600畝土地的農村家庭來說,真的沒必要非得自己去紡織。更便宜的消費品,是他們所喜歡的,也是能消費的起的。

無非就是大順又把這件事,加了一點神聖的光環,使得買大順的商品,除了“便宜實惠”之外,更要加上一點更偉大的意義加成——買大順的商品,等於為人類的發展和未來捐錢。

而且,漢考克所轉述的這些歪理,是很難反駁的。

至少在這句話裡,這個歪理是正確的,人口增加之下,很快這種田園美好和資源充足的美好就會被破壞。

實際上也確實被破壞。

無非是技術不達標,最終導致土地兼併,引發混亂。

還是技術達標,從此走向資本主義和工業化,但也和之前的田園美好鄉鎮自耕熟人社會不同了。

這都是破壞。

是以這個話本身,是無法反駁的。

甭管是扯澹也好、胡說也罷,就歐洲此時這種亂哄哄的為了王冠和繼承打到死的局面,大順這邊至少拿出來了一個“以全人類的未來”為視角的態度。

天主教的天下已經亡了。

清教徒的天下在北美是要建立在自耕農和小資產者的基礎上的,漢考克所轉述的話,則是直接宣告這個天下也必亡。可能會換成別的樣子,人還活著,但社會的模樣卻和現在完全不同了。

或許大順這邊是包藏禍心的,比如激發北美的“先上車焊死車門”的意識,從此開始拒絕外來者遷入,從而死在轉型期缺乏勞動人口上。

也或許大順這邊只是想要讓自己的傾銷行為,顯得大義加身,把賺錢和資本積累說成是一項為了世界的偉大事業。

也或許只是進一步增加和大順貿易、現在還算是走私的神聖性。使得走私本身,不但是無錯的,甚至是一種為人類未來貢獻自己的一個銀幣的偉大事業。

總之,漢考克所轉述的這些東西,都讓約瑟夫·沃倫感到了深深的不舒服。

他們的意思中,包含著許多蔑視。似乎認為這種自耕農和小生產者,加廣袤土地的一切設想,都沒什麼值得驚奇和讚歎的。

而更嚴重的。

則是對一個清教徒、共濟會成員而:

一群異教徒,而且是迷信的無神論者的最奇葩的異教徒,這群異教徒是否有資格說:我們要引領人類未來這樣的話?

&n..pppp('新順1730';;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