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2章 牛逼哄哄

“既然都是布克獎,那錯誤也是人民日報造成的,跟我們沒關係。希望你那《少年派》能入圍到短名單裡面,要是能獲獎就最好了。那樣就有好萊塢或者歐洲的電影商看中,把改編成電影。”

周康略帶憧憬的說道,他跟張楚都非常清楚,《少年派》的主角是一個印度少年,光是從這個角度就不會吸引任何一家國內的電影公司。

明明中文版上市已經那麼長時間,明明銷量跟口碑都還不錯,但就是沒有公司願意買來拍攝。

畢竟拍攝一個外國人為主角的作品,而且還是一個類似獨角戲的內容,那風險太大!

夢龍文化傳媒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好萊塢跟歐洲電影商身上,畢竟這些地方的電影廠商跟文化習俗更加多元化,包容性更強。

奈何《少年派》的銷量一直都上不去,根本進入不了那些電影公司的眼睛。

好萊塢從來都不缺少劇本,哪家公司裡面不是躺著各式各樣的劇本,他們缺的是一種新鮮感!

周康現在就希望《少年派》能被其中某幾家或者一家電影公司看中,因為布克獎就是最好的平臺。

布克獎不僅承擔著文學批評的責任,也成為對一個IP的肯定和標價。

在國外有種說法,布克獎獲獎作品是奧斯卡最佳敲門磚!

據不完全統計,布克獎獲獎作品裡面,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獲獎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這些電影又在奧斯卡金像獎上面佔有一席之地。

就像《辛德勒的名單》、《奧斯卡與露辛達》、《告別有情天》、《無可救藥愛上你》、《英國病人》等經典電影都是由布克獎獲獎作品改編而來。

關注布克獎,也彷彿成了對奧斯卡最成功的預測!

《辛德勒的名單》是根據澳大利亞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的方舟》改編而成,這位作家曾經四次被布克獎提名,最終在1982年獲獎,而改編的電影則是在1994年的第66屆奧斯卡上面包攬了7項大獎。

1992年,加拿大作家邁克爾翁達傑的《英國病人》剛剛問世就拿下當年的布克獎。1996年,改編的同名電影動用了拉爾夫費因斯、朱麗葉比諾什等強大演員團隊,一舉拿下1997年奧斯卡獎12項提名,一路橫掃!

不愧是被譽為爆紅IP的培養基地,布克獎可謂是追逐者無數,各個出版商都想要把自己手上的作品推上去。

只要能獲獎,那作品的銷量翻上幾番都不成問題。

要是再幸運點,被改編成電影的話,銷量跟影響力又會再上一個層次!

《少年派》能否成為這個幸運兒,就要看蘭登書屋的能力以及自身的魅力了,張楚畢竟遠在中國,而且國外影響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