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xun)山隱修會到底存不存在?你怎麼會突然對這個問題感興趣起來?”
燕大宗教系是為了培養宗教管理人才,畢業之後往往在宗教局等部門工作,而不是為了培養宗教信徒。
雖然這裡學習的是宗教理論,但學生思想的出發點依舊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跟歐洲那邊的神學院有著本質的區別!
眼下張楚正規規矩矩的坐在張子剛教授的辦公室內,這位教授是基督教與宗教學教研室的主人,同時也是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宗教學、基督教、宗教與文化、中西哲學與宗教比較研究等等。
如果不是張楚找到中文系的院長幫忙引薦,可能張子剛根本抽不出時間來給他解答問題。
面對教授的疑惑,張楚很謹慎的說道:“我新書可能會涉及到基督教以及郇山隱修會的一些事情。”
張子剛顯然也知道張楚的作家身份,“你涉獵的題材還是挺廣的,我們這些老傢伙偶爾都會看一看你的作品。這郇山隱修會的確存在,1956年之前,毫無任何文字或者其餘歷史資料能證明它,這些證據基本上都收藏在巴黎國家圖書館。1956年之後,這個社會團體在法國內政部註冊,但究竟是不是跟傳說中的那個協會一致就不得而知。”
“這三言兩語講不清楚,你可以去看看我們教研室出版的《基督教史》、《宗教社會學》以及《歐洲宗教史》等作品。其實你把郇山隱修會當做噱頭來寫作的話,其實是很好的思路。這東西都是靠傳說,越是神秘的東西越是能引起人們好奇,現在我很期待你的新書,到時候寫作完成了,我得買一本來瞧瞧。”
張楚現在隱隱約約有點擔心,如果等《達芬奇密碼》上市之後,張子剛知道自己來請教的結果就是為了推翻基督教兩千年的固有思維跟教義,會不會氣得想殺人?
“謝謝張教授,我等會兒就去學校書店瞧瞧。如果我這本書的結論裡面說耶穌其實不是神,是普通人,甚至整個天主教的教義都是謊言,這會不會在宗教學界引起爭議?”
“你想太多了,現在這年頭橫行,中外哪個宗教沒有被拖出來寫?反正僅僅是而已,大家都有一定的鑑別能力。”
張子剛毫不在意的說著,他完全沒意識到張楚那本書會帶來什麼樣子的震動。
顯然張楚也不會自吹自擂,先隱晦提醒一下再說,到時候如果鬧大了,也讓這尊大佛幫忙說說話!
……
從人文學苑二號樓走出來之後,張楚看了看手錶上面的時間,這才上午十點半不到,時間還挺尷尬的。
於是他乾脆在路邊解鎖了一輛共享單車,將揹包背好之後瀟瀟灑灑的騎到了翰林軒書店這邊,他打算在這裡找一找張子剛說的那幾本書,如果沒有的話再去燕大書店瞧瞧。
“老闆,你今天沒開車呀?”收銀員廖怡驚訝的說著。
“車停在教學樓那邊,在學校裡面開車不方便,還是騎這共享單車好。騎完直接放在路邊就行,不用擔心小偷或者其餘問題。今兒生意怎麼樣?”
張楚扭頭打量著四周,好像人並不是特別多。
“還可以吧,每次下課時間人多一點,現在第三節課正在上課,只有沒課的人才會來書店這邊。”
正巧這時候有同學拿了兩本書過來結賬,張楚衝著廖怡揮了揮手之後就走到了自己的固定位置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