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室內,張楚正在造型師的打理下換了好幾套不同的衣服,這些都是等會兒錄製節目時候要換的。
明明是同一天錄製,可卻要透過服裝、造型的差異來營造出一種分開錄製的錯覺,這也是許多綜藝節目慣用的把戲。
衣架上整整齊齊懸掛著大牌服飾,這衣服看起來低調奢華有內涵,不會太過於高調,那跟他的形象、人設都不符合。
全新皮鞋都好幾雙擺在下面,全身上下都得換,哪怕錄製節目的時候皮鞋根本不會出鏡,節目組有錢就是任性!
若是一些收視低的節目,恐怕根本就拉不到這些大牌贊助,更別說換這些花樣。
原本陪同張楚來錄製節目應該是助理做的事情,可翰林文化傳媒這邊根本就沒有給張楚配備合適的助理人選,於是就只能讓經紀人來做這件事情。
周康看了看正將膝上型電腦從揹包裡面拿出來的張楚,他狐疑地詢問道:“你怎麼把電腦帶過來了,該不會是想要在這裡寫書吧?”
“對啊,我就是這麼打算的。雖然環境有些惡劣,但抓緊時間能寫點算點。”
張楚將梳妝檯上面的東西清理到一起,給筆記本騰出空間,然後就開始準備碼字。
一天要錄四期節目,中間的休息時間還算是挺長的,可以拿來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這種場合你能寫出來嗎?可別為了趕進度把質量給放棄,那可相當不划算。”周康憂心忡忡地說著,他寧願斷更,也不願意看到濫竽充數。
對於現在的圖書市場來說,質量是最重要的事情,張楚他名氣已經有了,現在就需要用高質量的作品將那些讀者給維持住。
已經開啟ord的張楚扭頭說道:“周叔你就放心吧,我不是那種人。該寫什麼心中有數,不會亂來。”
“那你就寫吧,我在後面玩會兒手機,這樣不打擾你吧?”
“不打擾。”
其實張楚在寫書的時候是比較喜歡獨自一個人的,那樣他更自在一些。可是在咖啡店、機場候機室都寫過之後,也沒有那麼挑剔了。
現在《鬼吹燈》後面的內容還有很多,他必須把這些東西都給寫完之後才能去動筆寫心心念的新書。
換作是以前的話,張楚早就雙開了,現在他更傾向於把挖的坑先填掉,而不是到處挖坑!
崑崙神宮這一卷的內容跟之前不太一樣,依舊會有很多新東西。
比如摸金校尉的同門也就第一次出現,盜墓自古都有發丘摸金的說法,後面又有所謂的搬山道人以及卸嶺力士。
關於他們這一脈的更多內容將會在讀者們面前揭開,張楚這一章的內容就比較高深,或者說枯燥乏味,因為這涉及到了易經的靈活運用。
若不是透過場內求助將一位易學大師的六成知識學會,恐怕張楚只能原封不動的照搬照抄。
但是有了救世主系統之後,《鬼吹燈》的作者天下霸唱估計也沒張楚在易經上面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