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那些人的腦袋一個都不會依然長在脖子上。
那些使用摘柿杆的高手,每人手邊都預備有一把飛鐮,也就是說如果需要,一手杆,一手鐮,隨時都可以收割人命。
因此,對於憲圩的守軍來說,別說對方只有現在的這些攻城人馬,就是加倍也攻不進來。
對於今天的防禦措施,憲圩村民其實已經試用了許多種,還有一些也已經預備妥當,馬上就可以使用。
不過真正應用之前,他們還要詢問一下鮮于靚顏,經過她同意才開始部署。
新任族長有些特殊要求的話,不是肯定有,而是或許有,如果他們搞不清楚,就會惹她老人家生氣。
大家費了很大力氣,卻惹她老人家不高興,豈不是白忙活了?
鮮于家族的人,都很有傳統觀念,尊重長者是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雖然從年紀上說,鮮于靚顏根本算不上老人家,最大算個小人家,可是她的族長職位,就決定了全村人當中,數她最大。
所以人人尊她為老人家,不關自然年齡,只關她的職位。
現在一群老頭子圍繞著鮮于靚顏,七嘴八舌地給她出謀劃策。
當然這些人不是現在才聚集在她的周圍,而是一直如此,他們都是族裡的長者,也是對家族對族長最忠心的一群人。
這些人不是別人,都是前任族裡的頭頭,最低的也是執事長老什麼的。
這也是這個古老家族的一項傳統,一旦下了臺,就不能再對族裡的事務參與操作,只能以這種方式提供意見。
也就是類似於顧問團一樣的角色。
既然顧問,那就必須圍著族長轉,否則給誰顧問?
其中一個人高大魁梧,似乎充當了總管或者是正在履行類似的職責,.
誰來說話,先說後說,說什麼內容什麼的,都聽他統一安排。
他權威挺高,做事公平,大家都聽他的,這才使得鮮于靚顏周圍清淨一些。
這個掌事人名字就是鮮于大拿,本來是前任族長,直接被鮮于靚顏給趕下了臺。
另外,從親屬角度來說,他老人家是鮮于靚顏的親爺爺。
爺爺被孫女趕下了臺,鮮于大拿感覺非常丟臉。
他也生了足足兩天的悶氣,並且發誓再也不理這個悖逆的孫女。
可是,還沒有過第三天,他就改變了初衷,變成了孫女的最大擁躉。
據說造成這個頑固的老爺子改變,一共有兩條原因。
第一條,是鮮于靚顏雖然當了族長,卻對爺爺更加尊敬,孝順的態度和行動,都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
嗯?這個孝順行動可以增加,可是那個孝順態度如何增加?
有人這樣向老爺子提出疑問。
老爺子當時就火了。
這是我的感覺!
感覺!
你懂什麼是感覺嗎?
比如現在我感覺對你的討厭比以前增加了二倍。
你給我量量是不是正好兩倍?
傻了吧?
量不出來吧?
笨就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