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有想到,正是因為它們跑得快,才導致被吃,也些鶡鳥是很堅持它們的選擇原則的。
到底那些鶡鳥為什麼這樣選擇被吃的野驢,不得而知。
大概是因為跑的最快的野驢比較結實,那些肉吃起來比較勁道。
這是二者的關係,也是鶡鳥的日常取食辦法,只有一種情況下例外。
就是那些野驢因為其它情況死掉的時候,那些鶡鳥是必須第一時間吃掉的。
反正那些野驢也不吃它們的同類。
雖然這些驢是野驢,它們也和那些飼養的驢一樣,不是肉食動物。
既然那些死驢都是它們的食物,今天這些鶡鳥就獲得了一個極大的歡宴的機會。
那多於百頭的死驢,給它們提供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豐富驢肉!
當然,那些躺在那裡依然沒有死的野驢,那些鶡鳥也是計算在它們的食物之內的。
不但是鶡鳥,即使是那些野驢,都有同一個邏輯。
就是那些野驢都躺在了那裡,不能和其它野驢一樣逃離危險,那麼,它們就和死驢沒有什麼區別了。
別說受傷將死,就是體弱的話,沒有特殊照顧,也必然比那種生死環境所淘汰。
也是基於這個常識,那一百頭野驢,就理所當然地成了鶡鳥的美餐。
如果這個時候那些野驢還沒有死,張遠他們正在和野驢開戰,或者正在入侵野驢的地盤,這些鶡鳥的第一件事情,必然是攻擊那些探險隊員。
這是那些鶡鳥的責任決定的,因為它們要保護它們的食物。
可是現在時過境遷,探險隊的動作太快,還沒容那些鶡鳥動手,一百多野驢就死在地上。
如此一來,鶡鳥那些朦朧的責任心,就被強大的食慾所征服,把吃肉變成了它們的主要目標。
張遠等人正在嚴正以待,準備迎戰新來的那波野驢,看到一大群兇惡的藍鳥飛了過來,直奔那些死驢,當然不會干涉,就在原來那個高處,袖手旁觀起來。
這個變故,新來的那群野驢也沒有想到,看到自己同類在那裡死活不知,那些亦敵亦友的鶡鳥正在那裡撕咬,似乎吃得很是開心。
雖然它們沒有什麼同情心一類的東西,更不會上去將那些被撕咬的野驢救出來,但是一些兔死狐悲的心緒還是有的,所以也沒有繼續它們的來勢洶洶,而是止步不前,在那裡圍觀起來。
那些鶡鳥,果然膽大包天,在兩撥關照的注視下,絲毫不受影響地大吃特吃。
那些野驢觀眾,也就是看看而已,沒有動靜,也沒有任何行動。
可是張遠等人看著那些鶡鳥吃野驢肉大餐,就心情波動起來。
可氣的是,那些臭鳥太肆無忌憚,什麼地方好吃,就專門用長嘴啄開,然後津津有味地狂吃。
偏巧張遠的這個戰隊,有一組粵籍老鄉,一共有十個人。
也不知道它們是一起進入探險隊的,本來是老鄉;還是進來以後,把老鄉找到一起,因為生活習俗一樣,就湊在一起的。
什麼勤勞勇敢吃苦聰明什麼的優點就不提,有一個特點就是好吃現在讓他們和別人顯著不同起來。
其中一個叫阿大,姓魏,魏阿大,是這個小組的領頭人。
不過他的名字幾乎沒有人叫,而是叫他“為食鬼”。
為食,粵語就是饞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