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之庸是菌人族的最高軍事領導,所有的族兵都歸它管轄。
客觀來說,菌人族的軍事力量並不比倩人族或者筍人族強大,頂多也就是勢均力敵,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可以牢固地支援樹下國安全。
但是,這樣的客觀,並不等於實際。
說是客觀,只不過是表面看來如此。
當倩人族和筍人族處於不可調和的對立的時候,而那兩個處於對立當中族類勢均力敵的時候,菌人族這個第三方,哪怕只有一根稻草的力量,壓在任何一方,都能將它壓垮。
而如果中之庸支援任何一方,那一方也可以板上釘釘,取得勝利。
所以,中之庸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
而處於那個地位,要想保持局勢的平衡,它這個人就必須非常穩妥,絕對不能輕易表態,甚至不能隨便露出自己的傾向。
當然,在一種情況下例外。
就是,它想引導局勢的發展,就有意露出自己的傾向,以期把別人引導到它想要的方向。
中之庸有個哥哥,名字叫中之用,意思就哥兒倆配合,貫徹的就是中庸之道。
是不是和孔夫子的齊國治家理念有關係無從知道,反正這個名字聽符合它的含義的。
也就是中之庸負責制動一些族規和族裡的長遠規化,然後由中之用居中排程實施。
中之庸呢,則負責提供安全的外部環境。
哥兒倆制動的總體戰略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如何對付其它的兩個族類。
既然倩人族和筍人族矛盾不可調解,二人的策略簡單而又實惠。
第一條,讓它們繼續敵對!
第二條,適可而止地支援弱者打擊強者,讓它們勢均力敵,不能被對方吞併。
第三條,條件成熟的時候,將那兩家一起滅掉,來個三家歸一,只剩下菌人族獨佔樹下小人國。
這個第三條,只有這哥兒倆知道,屬於最高階的絕密情報。
它們二人估計,一旦這個計劃透露出去,那兩家哪怕人腦袋打成了狗腦袋,也立刻盯著它們的狗頭狗腦地反過頭來,共同來咬它們了。
兩家這個時候,定然史無前例地意見一致——先把那個野心勃勃的菌人族陰謀家咬死再說。
中之庸一直在那裡緊密注視著事態的發展。
表面上卻保持風淡雲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那個平淡無奇的圓臉上一直都是笑眯眯。
他這也是練出來的,見到兩家的人都是這樣,誰也不知道它心裡裝的都是什麼。
就在審時度勢估計兩家要叫它加入的時候,倩人族的無憂木就對它喊話了。
如果是平常的械鬥,這個時候就是兩家一起喊話,絕不能是聽一家的鼓譟。
那個時候,大家都是一個想法,哪怕自己得不到菌人族的助力,也絕不能讓對方得去。
因此,即使是從給對方搞破壞的角度著想,也絕對不會有一家唱獨角戲的情況出現。
今天,情況就很特殊了。
剛才大家異口同聲地給筍人族的那些倒黴蛋定了罪,認定它們已經“頭姿擺不正,要頭有何用”一類,自然沒有人傻到以自己清白之身與那些必死之人同死的地步。
所以,註定只有一個聲音了。
這個聲音當然來自無罪一方,聲音的內容當然也就是一起絞殺那些違法之徒了。
其實,從中之庸內心來說,這個時候應該不理睬無憂木,因為還沒有到時候。
所謂到時候,就是兩家都打得苟延殘喘了,它們出場,就是去撿現成的戰利品。
現在顯然雙方還打得難解難分勢均力敵。
開始的倩人族突然襲擊,只是消滅了筍人的一部分實力,還沒有徹底打垮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