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呢,通常按工作臺的尺寸大小,分為450、650、850、1050、1150……等等型號。
這些什麼450、650的單位是厘米。
聽起來似乎不大,畢竟即便是1050也才1米長,1880也不到兩米,但這只是工作臺的尺寸。
一臺加工中心可不只有工作臺,其實上加工中心的機型只要過了850,無論是體積還是佔地就相當大了。
這麼說吧,把650和1050兩臺機器放在一起。前者的體積如果說像汗血寶馬,那後者就是非洲大象,至於前面顧飛用的數車,那差不多是馬駒吧。
如果大家還不清楚它們有多大,那再換種說法。
有些精於偷懶的操作工,他們的心臟極其強大。有時候他們上夜班發睏,往往就會開啟臺1050甚至850的加工中心,跑進去隨便清理一下工作臺,就是一張涼爽、寬敞外加隱蔽的床。
他們往上一躺,再把倉門一關,睡得那一個叫安逸。
床是好床,不過千萬記得作好相應的示警或者及時爬起來。否則外面忽然來了個熱心腸的員工,隨手把啟動鍵那麼一按,高速旋轉的刀具就飛快降了下來……
這種事情在製造業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請不要懷疑銑刀的鋒利,靜止的時候除了鑽頭或者鋸片,沒人會怕它們。然而一旦高速轉動起來,它雖然不是手術刀,但想把個人體切碎實在輕而易舉。
閒著沒事時,顧飛開始琢磨加工中心。
相對於數車,加工中心的作用強大得多。這不僅有軸數的原因,還有裝夾方式的原因。
數車的工件裝在主軸上,通常一次只能加工一件產品。而加工中心的工件裝在工作臺上,理論上工作臺無論裝多少件工件,機器都能一起加工。
不過作用雖說是強大了,只是除錯起來也麻煩上不少。
比如說程式設計。
用數車時,再複雜的東西,也完全可以拿著圖紙,在機器面前按著圖紙上的尺寸手動編制程式。
當然,數車也作不了什麼複雜的東西,畢竟它的工作原理就註定了它狹窄的用途範圍。
至於加工中心,編個簡單的工序,比如打個位置好找的孔,再攻個牙什麼的或許還可以用手編上一編。
稍微複雜一點,用手編就是個笑話。再複雜點的,那比如雕個清明上河圖,或者銑個無人機底座,想用手編絕對是個天方夜譚。
嗯,或許起點上YY小說中的老老老師傅例外。
這個時候,得用到電腦程式設計,也就是CAM計算機輔助製造。
CAM和CAD,一個製造一個設計,兩者只相差一個字母。但現實裡絕大多數的CAM軟體裡已經包含了CAD模組,所以會CAM的人多多少少都會CAD。
換成中文,正是前面說過的“好製造一定會設計,反之則不然。”
不過CAD至少還有國產軟體。而CAM軟體不少,比如MCam,UG,ProE,Creo等等。很可惜全部是泊來品,華國一個也沒有。
甚至不少軟體雖然弄了個漢化版,但一點也沒上心。國人開啟一看,簡直要淚流滿面,那漢語翻譯估計是體育老師代的工。
說到這,不得不多加幾句。
現在工廠裡不少CNC程式設計都習慣用英語版軟體進行程式設計。甚至一些電腦上原先的軟體是漢語,也會把它切換成英語。更甚的是還有人乾脆直接把漢化補丁給刪掉,讓軟體再也無法恢復中文。
要說這些人用英語版的目的,固然有英語版本的軟體更成熟的原因,但更多的卻是單純為了防止學徒或者其他普通員工偷學CNC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