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飛隨便舉個例子,林春暉這三個沒還沒出過校門的傢伙,當場被唬得暈暈呼呼的,當即不敢再說什麼。
第二天是週末,四人開始分頭行動。
雖然有學校的支援,但秉著能省就省的原則。顧飛和林春暉樂呵呵地抱著厚厚的圖紙,在學校裡左轉右轉後,來到了處於南校區的校辦五金加工廠。
顧飛的藉口是替學校省錢。這理由說的好聽,實則是無奈之舉。
因為像他們這種複雜繁瑣的小單子,一般的工廠都不大樂意接受。
其實在此之間,顧飛早已經未雨綢繆地聯絡過好幾家制造公司。這些公司有大有小,有遠有近,然而等他一說,沒過多久便直接明確拒絕了。
顧飛本身就主管整個風火鐳射科技的金屬製造,都說將心比心,所以他很能理解這些公司拒絕的原因。
整整三百多樣零件,而且各不相同。這就代表著短時間裡要連續改機三百多次以上,聽著就讓人覺得膽寒。
畢竟人不是機器,而生產製造則一直都是件容不得半點馬虎的事。無論是誰,整天聚精會神趴在機床上,都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還不算什麼,顧飛他們這個單子,每種零件都只需要一到兩個,偏偏後續又沒有規模訂單,這才是最致命的。
數控機床上每調換一種新零件,如果產品要求精細,第一件大多都是不良甚至報廢品。
大規模製造時,比如一萬個產品,開頭的一兩個產品不良,萬分之一的不良率幾乎可以無視。然而當不良率高達30%~50%時,如果價格不合適,恐怕就沒什麼工廠願意接單了。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顧飛他們雖說有學校支援,但學校也不是凱子,因而他們最拿不出來的依然還是單價或者說錢。
所以他們這單子對很多工廠來說,簡直連雞肋都算不上。
因此,他們只好咬牙切齒地先來校辦工廠試一試。
這個校辦五金廠面積不小,顧飛和林春暉都很熟悉。正是他們這些機電工程學院的學生大二和大三時,進行金工實習的地方。
它確實是座工廠,裡面各種該有的生產工具都有。
只不過學校建它,只是為了給幾個工程相關院系的學生進行金工實習,並不指望它能賺錢。因而只有在學生們金工實習的時間裡,這座校辦工廠才算有些人氣。其他日子裡,它根本就是人煙稀少死氣沉沉的。
林春暉恭敬地給頭髮花白的門衛遞上介紹信和學生證,兩人心有慼慼地換了套看起來還算整潔乾淨的工衣,才舉步走了進去。
雖是週末,而且現在還是夏季,並不是金工實習的時間,原本兩人以為裡面會小貓三兩隻甚至空無一人。結果進去後一看,他們便狠狠地吃了一驚,這才發現各個車間裡居然有不少人在活動。
作為學生會主席,林春暉一向熱情好客長袖善舞。他隨便找了個人哈哈一問,這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原來眼前的人盡是些高職院以及成人教育學院的學生在實習。
顧飛並不在意別人實習些什麼,只不過他們轉到加工車間一看,頓時無語。
這座校辦金工廠只有一臺數車和一臺數銑。顧飛他倆就是衝著這兩臺機器來的。
然而此時這兩臺機器正被密密麻麻的學生圍觀著。顧飛兩人站在外面,聽著數控老師的聲音隱隱約約從裡面傳了出來,不由都是面面相覷的。
“怎麼辦?”林春暉臉色難看地問道。
顧飛想了想,建議道:“等等吧。應該一會兒他們就走了。我們先去領一些材料。”
林春暉點了點頭,跟著顧飛就朝工廠的庫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