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上任

謝鋒說話還是算數的。

週一上午,他帶著其他幾位班子成員,專程送章學軍到金口鎮鄭家灣村上任。

汽車一路向西,沿著國道往金口鎮方向駛去。

章學軍坐在後排一言未發。之前,他專程還做了簡單調研。金口鎮距離城區34多公里。與G縣相鄰,是典型的丘崗地帶。不靠山,不鄰水,資源很饋乏,幾乎沒有工礦企業。主要經濟依靠第三產業和村民外出打工,是全區貧困鎮之一。

鎮上年輕人大多都在外漂,常年不在家。身體還行的中老人都會去城裡或鄰近G縣打零工,早出晚歸,賺個零用錢。留守在家裡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有一些留守兒童。

全鎮共有12個行政村,鄭家灣村是全鎮3個重點貧困村之一,位於金口鎮西邊,距離鎮上大約10多公里。因為進村的必經之路都是田間小路,距離又遠、又窄,“村村通”到這裡也通不了。

道路受限,進出困難,一些村民自種的農產品不能及時外運,大多都爛在地裡,村民們可謂是有苦難言,外邊的交通方便,村裡各種不便,也難以奔小康。

讓鄭家灣村早日脫貧致富,一直以來都成為鎮領導的心願。透過幾任領導接續努力,不斷爭取上面專案、資金支援,終於修了一條直達鎮的村道。說是道路,實際上最寬也就4米多,最窄處只能過一輛摩托車的土路。如果遇到下雨,全是泥巴,人走在上面都經常滑倒,車輛就更別說了。

有路總比沒有的強。畢竟晴天路幹,村民還是能外出賣點自家的農作物,賺點小錢。

今天是個好天氣,章學軍望車窗外,和謝鋒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在某種程度上,謝峰上比章學軍還緊張。因為,如果章學軍扶貧工作完成了,是他謝鋒領導有方;萬一,扶貧工作沒做好,排名滯後,章學軍最多回到機關,對他個人影響不大。

但是,對於他謝鋒就不一樣了。他在正科級這個崗位上時間太長了,他還想往上動一下,還想在更重要的崗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如果,扶貧工作沒做好,他肯定動不了,就成了最大的倒黴者了。但這些話不好說出來。

章學軍他們也不是傻子。各自心知肚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要知江湖深,一個不作聲!

同車同行幾個人,心思各自不同。

謝鋒一行首先來到金口鎮,分管扶貧工作的邢副書記早已在鎮院子外等候多時。

邢副書記也就四十一二歲的樣子,外市人,說一口方言很濃的普通話。據說,邢是高材生,大學畢業後在某國企工作了好幾年。雖說企業辛苦,壓力山大,但工作穩定,收入頗豐,僅每個月繳的個人所得稅就不少。

邢父是一個地道農民,一生都希望安穩。總說,不能只顧眼前。要晴帶雨傘,飽帶食糧。始終認為公家單位體面,旱澇保收,收入有保障。企業畢竟是企業,哪有公家靠得住。

邢副書記拗不過父親,就答應參加公務員考試。透過省考後,分配到江北市某單位,五年前下派到江州區掛職鍛鍊,前年到金口鎮任副鎮長,今年才提拔擔任副書記,分管組織、農業、科技和精準扶貧等工作。

邢副書記和謝鋒也算是老相識,與章學軍他們幾個雖然不是很熟,但都在一個區裡工作,彼此見面都知道。大家見面寒暄了一陣後,在邢副書記邀請下,一起走進鎮辦公室,坐下、喝茶,聊了一會兒。

“邢書記!”辦公室門口突然來了一個人。

章學軍一看,此人五十見外,頭髮梳得鋥亮,個頭較高,估計有1.75米以上,長得虎背熊腰,一雙眼像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