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 變遷

章學軍透過手機查了未來幾天j縣的天氣預報,還好,不是晴轉陰,就是陰轉晴或微風。適合外出參觀考察。

抬頭向上望了望,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拂面。現在的天氣預報也比之前的要準,章學軍笑了笑。

翻看考察指南,這幾天的活動安排還是比較緊湊。

平安到達j縣後,大家興致很高,吃過中飯後,稍稍休息了下就出發了。

下午三點多鐘的時候,大巴車前面出現了一條寬大的河流,章學軍知道第一個考察點河村快到了。

大巴向左方向緩緩駛上一條河堤,沿著河道慢慢向前行駛。河堤約有十米來寬,黝黑的瀝青鋪在上面,行駛起來十分平穩。

河流又長又寬,坐在車上看不到兩頭,河道大概有五六十米寬的樣子。河兩岸邊栽滿了柳樹或其他樹木,長長的柳條在微風吹拂下,歡快地扭來擺去,像是在歡迎遠方的客人。

十幾分鍾後,大巴車駛下河堤,向河村小廣場駛去。小廣場上已有一些人在等候。當地鄉鎮負責人,駐河村工作隊負責人早已等候多時,看到大巴駛來,立馬迎了上來。

大巴車在河村新黨員群眾活動中心廣場緩緩地停了下來。章學軍一行人剛從車上下來,就被眼前一幕深深地吸引住了。

這是一處易地搬遷新居。河水環繞下的村莊規劃整齊,乾淨整潔的生態河道,水清岸綠。

統一規劃的新式兩層小樓,大小一致的門前小院,一幢緊挨著一幢。白牆紅瓦,映襯著藍天白雲。一副美麗新農村畫卷。

走進新村,沿途撲面而來的花草香氣,令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寬闊硬化、縱橫交錯的戶戶通道路連線著鱗次櫛比的新居,環繞農戶的莊稼地,分片種植長勢良好的農作物,預示著今年是個豐收年。

進入在河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大廳,迎面牆上掛滿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牌子。章學軍好奇地走上前仔細一看,幾乎每個牌子上都寫有相似的內容,如“XXXXK 中心”“XXXXK 基地”“XXXXK 站”“XXXXK 所”,等等。

章學軍默默地數了一數,大概有二十多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看來各地基層都是這樣,可辛苦了基層社群的同行們了。

在主人的引導下,考察團進入會議室,整齊劃一的桌子上,齊整整地擺放了幾十個型號、大小、顏色一致的檔案盒。

章學軍上前一看,都是他熟悉的精準扶貧檔案材料。開啟裡面一看,都是一般貧困戶、低保貧困戶或五保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幫扶措施,成效情況,等等,內容大同小異,只是比他們填寫得還要規範、乾淨、漂亮。

這一桌子的材料,得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啊!章學軍不由得同病相憐,基層扶貧工作者真是不容易啊!

現場講解的是一位美女,大約二十二三歲,頭髮紮成馬尾似的小辨子,眉清目秀的模樣。耳邊戴個耳麥,腰邊掛個小喇叭,手上拿著一個鐳射筆,講到哪裡,鐳射筆就照到哪裡。柔美的聲音透過小喇叭傳出來,迴響在整個大廳,不管你站在哪個角落,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章學軍隨著美女的聲音望去,看見她正透過牆上一些照片,對比河村前後變化,介紹著河村的前世今生。

河村幾代人靠捕魚為生。中國傳統漁民樸實無華,想法簡單,寧願苦點累點,也不輕易“洗腳上岸”。近年來,國家開展資源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實施河湖禁捕,需要拆解報廢漁船,銷燬網具,更是一百個不敢上岸進行新的嘗試,多數存有牴觸情緒。透過村幹部、工作隊員多次上門,耐心勸導,村民們才慢慢接受。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基礎工作。沒有產業支撐,扶貧都是鏡中月,水中花。

根據退捕漁民家庭成員、年齡結構、生活狀況、技能水平等實際情況,按照扶貧政策實施幫扶,讓農戶都掌握一門農業生產技術,改變他們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確保退捕漁民“退得穩、能小康”,切實做到退捕上岸漁民生活有保障,不因退捕致貧、返貧。

在河村新居,章學軍一行先後參觀了移民搬遷小區、葡萄種植基地、大棗大棚種植基地、光伏發電、飲用水系統改造等發展專案;在田間地頭認真觀看了新型農業轉型、農作物的生長。每參觀一地方,駐村第一書記都對扶貧的各項舉措作了細緻的介紹,如數家珍,看得出他們扶貧工作下了很大的功夫,付了真情,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村裡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