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想法呢?大家都在好奇地望著章學軍。
“我想組織幾次培訓,科學技術培訓!”說完,章學軍無比憧憬地望著窗外。
“你搞培訓?你會什麼?”龍大軍瞪大眼睛望著章學軍,問:“你會養魚,還是會養雞?...”幾個連串的問題,把龍大軍自己也問懵了。
程曉英幾個也是很好奇,東瞅瞅,西瞧瞧,難道章書記還有其他的特長不成?
“我當然沒有那本事啊,我連書都沒讀幾天,”章學軍笑哈哈地說,“我是想回去,找幾個農業、林業或其他方面的專家、技術員來,為村民講授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
章學軍望了大家,笑著問:“你們認為怎麼樣?可以吧!”
“這是個好辦法,我同意!”許願第一個站起來,大聲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沒有科學技術,是提高不了生產力的。”
關於知識改變命運,許願在這裡面幾個人中,是最有發言權的。
許願是本市G縣山區的貧困孩子。
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是許家幾輩子的願望。所以,當他出生時,家裡長輩就給他起名叫:許願,就是祈願能在他這一代實現家族的願望。
父親雖是農民讀書不多,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他總是說,山裡的孩子,只有多讀書,才能像雄鷹一樣飛得更高更遠。許願從小爭氣,學習一直比較勤奮。透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考上了省城大學。農村的孩子始終對家鄉存有感情,也願意回到家鄉奉獻青春,所以參加村官考試,分配到鄭家灣村。
如果不是因為上學掌握了知識,說不定他現在還在深山裡,和父輩們一起為了溫飽四處奔波。
今天站在這裡,他是最有發言權,也是最支援這項活動的。
龍美也深有同感。她總是羨慕別的同學本科畢業後,留在大城市發展,而她因學歷不夠,選擇機會不多,最後只能回到農村當網格員,所以,她也舉手表示同意。
看到兩年個輕人對這件事興致這麼高,程曉英也舉手贊成。
大家不約而同地望著龍大軍,把他看得差點不好意思了。
“你們都這樣望著我幹嘛?”龍大軍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好像只有我不同意似的,我可是一句話也沒有說啊...”
聽到他這樣講,大家又都笑了起來。
章學軍看到大家對這件事興致勃勃的,就說:“明天鎮裡有會,我順便問一下鎮裡是否有這方面的安排。”
這時,龍美電話響了。鎮辦通知,村裡重新上報的貧困戶名單下來了,讓去領回重新在村裡公示。
新的名單已公示了幾天,每天在公示欄前駐足觀看,評論,說三道四的,絡繹不絕。
看得出來,全體村民對這次的名單還是認可的,畢竟先是經過全體村民推薦,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透過的。
全村的確困難的幾家該上的都登上了,如,桂寡婦,殘疾人劉斌等。幾家不該上的也的確剔除了,如,吳長生、林海生等,都榜上無名了。大家也都心理平衡了,也基本就沒什麼可攀比的了。
鄭黑子也有時來瞅瞅,轉了轉,見也沒人搭理他,就罵罵咧咧,灰不溜秋地自個走了。
這天,章學軍和程曉英去走訪桂寡婦。
程曉英邊走邊講,這個桂寡婦也確是可憐。剛剛三十歲的時候,丈夫就因車禍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女兒。當初,城鄉有別,桂寡婦人也本分老實,據說,也沒有拿到多少賠償金。還要照顧年邁公公和婆婆,困難可想而知啊。
可你別看她是個女人,卻有骨氣得很。你好沒來之前,村裡一些人因沒有吃低保,惡一點的,就去村裡鬧,說狠話,威脅這個威脅那個。
不敢明鬧的,就悄悄地上門送菸酒求那兩個姓吳的。所以大家意見很大,這明顯的不公平嘛。
但是,桂寡婦卻沒有去鬧,她說,她丟不起這人。她也沒有找上門送,她說,她沒有這麼多錢。
這麼多年,她就靠著家裡那點地,養了幾頭豬,幾隻雞。時不時提些土雞或雞蛋去鎮上換點零錢。就這樣,硬是將兩個女兒培育上了高中。兩個孩子也聽話,爭氣,聽說成績都不錯,每年還得獎學金。
不一會兒就來到桂寡婦家。這是一幢兩層樓房,從外觀上看,房齡至少有二十多年以上。牆面沒有粉涮,紅磚全部裸露在外,有些紅磚出現了明顯的雨水洗涮和風化痕跡。
章學軍站在門前,心情非常凝重。一樓兩個窗戶還是木頭框子的,上面的玻璃形狀態一,品種不一,看得出是經過了多少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