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

好吧,這地方的大山基本都是中空的,溶洞倒是多得很,在後世是很有名的旅遊勝地。

但是這個時代關儀不可能去發展旅遊經濟吧。

而且,這地方還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現在蜀漢政府把這個地方的少數民族統稱為五溪蠻。但是作為穿越者的關儀知道,這個地方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個民族。而且由於這個地方的耕地極為有限,為了爭奪不多的生存資源。這裡的漢民和土著居民的關係非常緊張。

那為啥關儀會選擇這裡呢?

第一,當然是足夠偏僻離CD足夠遠。安全。

第二,這裡和吳國接壤,但是由於交通的限制,先不說兩個弱國現在面對強大的曹魏都要抱在一起互相壯膽。兩國即使發生軍事衝突也不會以這裡為主戰場——那是巴東郡的事情。但是軍事通行受限並不妨礙一般的個人或小型商隊進出。萬一將來龐會跑到這裡來追殺自己——那是很有可能的。大不了老子跑吳國去。還是為了安全。

第三,這裡表面上看起來很貧瘠。但在後世,是國內著名的高山土豆產區。老子有能力扭轉這裡食物不足的窘迫。

最後,很關鍵的一點。這個地方表面上看起來崇山峻嶺交通不便,但實際上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交通比CD平原還方便:因為這裡有一條貫穿涪陵郡全郡的大河——烏江。涪陵郡不足三萬的在冊人口,其實主要都是沿著烏江兩岸的河谷居住。只要掌控住烏江。這個地方治理其實很容易。而且一旦有了產出,要外銷賺錢其實也很容易。

而要掌控烏江,就需要蜀漢另一個顯赫家族的幫助。

糜家。

蜀漢的水軍總體比較弱小。非但比不上東吳,甚至比不上曹魏。有限的戰船99%都配屬在永安都督的帳下——永安都督常駐巴東郡,那裡的長江三峽是防備東吳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除了蜀漢政府的水軍外,只有糜家有一支成規模的船隊。這幾十年來,糜家頂著官方背景,在蜀地採集物資,之後船隊順江而下。貨物暢銷於吳魏,之後又在西陵將吳魏的特產裝船,逆流而上返銷CD。賺得那是一個壇滿缽滿。關儀如果在涪陵郡搞了點什麼特產出來要想賣出去掙錢,最需要的就是糜家船隊。

可惜,糜家只是關統出殯那天家主親自來過。其他時候就完全不見人。現在大家拼命往他的幕府裡塞人的時候,糜家居然一點響動都沒有。

“哎,沒得辦法。山不來就我。只有我去就山了。倒也不必讓糜家現在就派人入幕。總要先結個善緣吧。”

——————分割線——————

1、中國歷史上,很多地方地名多有變遷。經常出現兒子變老子,老子變兒子的趣事。

僅以四川、重慶地區的三個地名變遷舉例:

廣漢:東漢時代的廣漢郡,郡治在廣漢縣。劉焉入蜀後,將廣漢郡的郡治遷到雒城。後來,雒城的名字就變成了廣漢。而原先的廣漢縣就改了個新名字叫射洪縣。

涪陵:涪陵者,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王陵多葬於此而得名。東晉十六國時期,成漢與東晉在涪陵郡這塊地方反覆爭奪。東晉失去了涪陵縣。不得已在自己掌控的枳縣重新設立了新的涪陵郡。於是,後來枳縣的名字變成了涪陵。而原先的涪陵縣就有了新的名字:彭水縣。

自貢:原本是沒有這個地名的。因為富順縣和榮縣交界的地方產鹽。隨著鹽業的興盛,兩縣交界的地方反而比兩個縣城還要繁榮興盛。民國時期就在這裡設市。叫啥子名字呢?剛好這裡有兩口非常出名的鹽井:自流井和貢井。於是這個新的省轄市就叫自貢。富順和榮縣反而成了自貢市的市轄縣。這就是著名的兒子變老子,老子變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