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

延熙二十年六月,涪陵郡,涪陵縣西北的一片大山裡。

山下的溫度已經開始上升,河谷地帶更是有了悶熱之感。但是在這平均海拔超過一千五百米的大山深處,依然有著深深的涼意。

一處深可沒膝的草叢裡,雖然沒有風,但仍然有著輕微的晃動。在草叢前面一處較為空曠的地帶裡,一隻可憐的梅花鹿被綁在一個木樁上奮力的掙扎著。

“太守,那大蟲過來了。”

“嗯,鷓鴣叫,讓樹上的兄弟們準備。”

涪陵郡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自關儀到任後開展起來,迄今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涪陵郡已經悄然的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就是全郡上下,但凡人類可以到達的地方,各種蕨類植物都倒了大黴:關儀雖然明確的說明只是蕨菜的根可以用來磨粉做蕨粑。但是長期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涪陵郡百姓們可管不了那麼多。在有人響應太守的號召做出了蕨粑並且切實的填飽了肚子之後。聽到訊息的百姓們都瘋了:原來我們的土地下還有這樣的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然後大家就把所有相關、類似植物的根統統翻了出來進行自我發揮般的再創作——結果當然是比較悲劇的。哪有那麼多的根莖可以直接食用的?在搞出了不少食物中毒的事件後,老百姓們逐漸的接受了關儀的說明:暫時就這一個種類的根莖是可以食用的。以後有沒有新的發現,等老子的通知。

對於關儀來說,他也再次對本民族百姓們的創造力表示了驚歎:這才兩個月啊,蕨粑已經有了純蕨粑、混米蕨粑、混麥蕨粑等諸多種類,連蕨根粉都出現了:果然,我們這個民族在吃這方面,天賦全球第一。

現在關太守在涪陵郡的威望一時無兩,連帶的那除惡水令也得到了徹底的貫徹,由此帶來的就是腹痛症患者的急速減少和各種寄生蟲病的大量絕跡,這就再一步提高了關太守在民間的威望。短短兩月時間,已經有零星民間傳言說,關太守是諸葛丞相轉世什麼的了。

這個世道的老百姓,實在是太好滿足了。

但是關儀非常的清楚,蕨根這個東西只是應急的食物。這玩意的根系生長緩慢,實在是幾千年來大家都沒發現這玩意可以吃,所以現在看起來有很多。真要全民長時間大挖,遲早供不應求。而且這個東西能夠提供的能量太少,副作用真的不要太多。所以,這東西只是自己的土豆數量積攢到一定程度之前的替代物品罷了。

嗯,明年,明年春天老子大概就有上萬顆土豆苗了,那時候可可以先在涪陵縣大面積種植了。

但是種植土豆也就是解決個溫飽,而且土豆這東西做主糧……好吧,雖然21世紀的華夏農業部也一再提倡土豆主糧化。但是對於華夏人的腸胃來說,這東西若是沒飯吃的時候果腹是可以的,有飯吃的時候當菜吃也是也可的。但當成水稻、小麥那樣的主糧,嗯,還是搖頭比較快一點。

所有的穿越者都是驕傲的,因為其見識碾壓整個時代嘛。即使是關儀這樣胸無大志一心就想保命的傢伙,當他主政一方的時候。其著眼點也從來就沒有侷限在“溫飽”二字上。

要使自己治下的老百姓突破溫飽齊奔小康,有些事情必須得未雨綢繆,提前做起來。

比如,打獵。

作為一個農學生,關儀非常清楚漁獵的生產效率是最低的,一個獵人要吃飽,至少需要10~15平方公里的森林或者更大的草原,才能夠一年四季都能不斷的獲得獵物。而同樣面積的草原用來遊牧的話,養活一個幾十人的大家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於同樣面積的耕地?那養活幾千人都是可以的。

所以關儀從來沒有指望打獵就可以幫助治下的百姓吃飽。

他動員官方力量進行大規模的捕獵,一方面確實是要減少繁衍得過於興盛的猛獸數量,為人類爭取更多安全生產的空間。另一方面,為了他的下一步計劃,他需要大量的野豬幼崽。

一陣腥風撲鼻而來,讓剛剛還在神遊天外的關儀迅速收回了心神。微微抬起鋪滿了各種野草的頭盔,關儀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黑黃色身影。

這是一頭成年的華南虎,長約兩米。它循著梅花鹿的叫聲來到了這裡,當梅花鹿的身影出現在它的視線裡後,它警惕的停了下來。

最近這一段時間,不知道什麼原因,人類突然大規模的進山,已經有不少的同類死在人類的弓箭刀槍之下。這頭華南虎也曾經和人類遭遇過幾次,憑著機警與運氣,它多次逃出人類的追捕。

看起來,這頭被拴住的梅花鹿應該也是一個陷阱。附近可能有人類的存在?

它用力的吸了吸鼻子,四周,好像沒有人類那獨有的特別討厭的腥臭味。是這些人已經離開了嗎?

被栓在木樁上的梅花鹿已經感知到了它的到來,開始瘋狂的掙扎。深入地面的木樁搖搖晃晃,眼看著就要被梅花鹿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