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

“家主,這是您回了CD後到府上遞交拜帖的。合計三百二十五份。”

“哼哼,現在我家門外還有多少人等著接見啊?”

古代社會是擺在明面上的等級社會。平民階層要想出人頭地,在無法牽扯上三親六戚等各種關係的時候,最簡單也是最無奈的方式,就是向想要求見的官員家門房遞交拜帖。

這種拜帖,其實就是古代的求職意向書。需要在上面寫明自己的姓名、年齡、籍貫、擅長什麼,然後再吹噓一下主人,說一番久仰大名,渴求一見之類的話。之後在拜帖之外附上才藝展示(文章、策論等。)

古代社會沒有電話手機,聯絡不便。所以這種求職拜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內容:我(求職者)一般會在多少天之內,每天的什麼時候都到您家府門外等候您的接見。這樣主人家的門房才會根據拜帖裡說明的時間,向自己的主人彙報,由主人安排時間接見求職者。

關彝回到CD已經四天了。在關彝原本的計劃裡,在他上朝陛見述職之前,是不準備接見投貼人的。所以早就讓門房通知了下去:第四天,也就是今天下午,他開始接見投貼人。

而且一般來說,求職者的拜帖裡面大多是寫明五日之內我會固定在哪個時段來您家門口等待。所以無論如何,關彝從這一天起必須開始接見遞交了拜帖的人——哪怕只見一個都可以,但千萬不能一個都不見。否則就會被世人認為太不近人情,以後就沒有人願意主動投靠了。

因此,雖然初為人父,內心滿滿的都是那襁褓中的孩子。但他仍然得收拾心情,來接見投貼者。

雖然他心裡很清楚:在兩天前和益州派徹底擺明了立場後,這投貼的三百多人中,估計會跑一大半。但當關家的門房重新去門外的涼亭統計了一番後,他還是覺得很不爽:現在在門口等著接見的,只有二十七人了!

“罷了,只要有人,就得見。按順序逐一召見吧。”

“諾!”

然後接下來的一個時辰,關彝都在極度鬱悶的心情中渡過。

一個時辰兩個小時,一百二十分鐘。他在這段時間裡見了二十個人,平均每個人接見時間六分鐘。

不是他架子大不尊重人才,而是這些人都不需要用太多的時間伺候。

你說你瘦得兩側肋骨都清晰可見,下肢肌肉都萎縮得看不見了,還敢自誇自己武力驚人,這是你自己瞎呢還是我瞎呢?好吧,你說你餓了很久,若是能吃飽飯幾個月,一定會再振雄風……滾!連基本招式都不知道的傢伙還想在大爺家裡混幾個月飽飯?!

你說你沒讀過《管子》也就罷了,連《論語》都只知道兩三句,也敢說自己滿腹經綸?好吧,這時代紙張沒有普及,書籍傳播不便,你沒讀多少書我也不怪你。可叫你拿毛筆寫幾個字,你居然寫得歪歪扭扭,你也好意思自稱自己是文人?!

以上這些,都是沒有接受到真正的教育或訓練,純粹是想碰運氣,混入豪門混飯吃的渣渣……

也不是沒有才華的。但關鍵是態度不正確。丫的一上來就是“敢問君候,大漢國小民貧,如何能對偽魏反覆攻伐”的論調——這根本就不是來投靠的,而是藉著這樣的機會來遊說或者說教訓他的!

如此一個多時辰搞下來,關彝徹底沒了脾氣。他算是明白了,從他擺明立場表示和益州派(反戰派)尿不到一個壺裡後,益州派就已經讓本土人才庫對他進行了封殺——原先的三百多人裡,絕大部分都是益州本地士子,這一部分人在瞭解到他支援北伐的政治主張後,集體對他進行了抵制。

“罷了罷了,還有七個人是不是,叫他們一起進來!”

很不合規矩的面試方法,門房稍微遲疑了一下,但看見自家家主很不爽的表情,還是低頭執行了。

“本官就是涪陵郡太守關彝,諸位都是幾日前在本官府上投了拜帖的人。彝先在這裡謝過諸位賞臉。接下來本官說三句話,一、本官雖然反對大將軍如此頻繁的北伐,但本官是堅定支援北伐的。要入我幕,就必須要支援北伐。所以,內心反對北伐計程車子,可以走了。二、本官的涪陵郡,其庶務由光祿大夫的得意弟子陳壽陳承祚具體負責,若是以政務擅長為由在本官這裡求仕,請諸位捫心自問比之陳承祚如何?若不及陳承祚十分之一,也可以走了。三、本官既然支援北伐,遲早也會親上北伐前線。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若是對自己的武藝沒有信心,或者因種種原因不能慷慨赴死的,也可以走了!本官不為己甚,諸位在這裡也等得辛苦。所以待會本官要外出更衣,這個時候要走的,請去門房那裡取一百錢作為茶水之資。本官更衣回來後,還留在這裡的,我們再好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