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嗯,其實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大司馬您知道我們氐人呢,是分很多部族的。其中有一支符氏部族,長期生活在安定郡。他們昨天才傳來訊息,說是已經接應到曹魏梁王曹悌了。”
“哦,我大漢司聞曹的兄弟還剩多少?”
“大司馬這句話,可是多少人願意為您效死的根源所在啊。”由衷的讚歎了一句後,齊萬年臉色一暗:“情況很不好,只剩下了七個兄弟。原先領頭的黎啟也死在了太行山上。”
“哎,為了這個傀儡,居然折了二十四個兄弟。不,是二十五個,鄧兄弟也死得很壯烈啊!”
“求仁得仁而已。大司馬不必過於介懷。好叫大司馬得知,李家和符家關係不太好,所以說不得,齊某明日還要親自往安定郡走一趟。到時候大司馬可要調撥一隊精銳給我以防意外。”
“是這個道理,方伯,此事你馬上去安排一下。”
“諾。”
三個人這邊剛剛敲定相關事宜,霍在還沒來得及起身,姜素就跌跌撞撞,滿臉驚恐的闖了進來:“叔父大人!請快快到城樓一觀!”
“何事?晉軍攻城了?”
“不是,是蝗……蝗蟲!”
終於來了啊!西元268年,席捲關中的大蝗災,如約而至!
四五月之交的時候,關中各地的農民驚恐的發現,自家的田地裡,出現了無數的跳蝻。這一幕的出現,讓那些有著豐富種田經驗的老農們紛紛肝膽俱裂:此乃蝗蟲之幼蟲!如此高密度的跳蝻,不出一月,蝗災必現!
果不其然,跳蝻在大量啃食即將成熟的冬小麥和還在生長的春小麥後,迅速完成多次蛻皮,最後振翅一飛!遮天蔽日的蝗災就此出現!
於是,在這一年的五月,遠在洛陽的司馬炎的案頭上,各種加急奏章差點就把皇帝陛下給淹沒了。
“臣安定郡太守急報!五月七日,臨涇城外爆發蝗災!百萬飛蝗,遮天蔽日,如狂風席捲沙丘,其聲勢若雷!蝗群落地之勢,猶如漫天黃雪!臨涇城南數萬畝青色麥苗,瞬間變為黃色!至臣信使出發之日,臨涇城外數萬畝春小麥麥田,已全然不見!今年臨涇城之春小麥,顆粒無收矣!又,蝗群已經南下,臣已通知南路各郡!”
“臣新平郡太守急報!五月八日,新平郡爆發蝗災!飛蝗陣勢長達三十餘里,寬十餘里,飛蝗臨近,白晝變為黃昏。飛蝗密度極高,一旦落地,麥苗、樹枝、道路均已不見……至屬下信使出發之日,漆縣縣城外方圓二十里之麥田已然盡毀!飛蝗已振翅向南,臣已派出信使急報南路各郡!”
“臣馮翊郡太守急報!五月十日,飛蝗進入馮翊郡!毀壞麥田無數!飛蝗落地,滿地草黃!五丈之外,各人彼此不能互辨!飛蝗在吾臨晉城內降落,各家各戶,灶臺、床鋪、案几,均為飛蝗鋪滿!全城軍民,人心惶恐,驚歎、恐慌、哀嚎、拜伏者,此起彼伏!”
“臣撫夷護軍校尉急報。飛蝗進入臣之轄境。所過之處,麥田、牧草盡皆不見。境內異族,人心惶惶。若無糧食賑濟、大軍彈壓。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臣長安監軍杜預急報……飛蝗啃食麥田,即將收割之冬小麥盡皆損毀。民心大沮!惶惶不知若何者不知凡幾!懸樑自盡者有之!投水自盡者有之!臣之治內,原本民風淳樸之長安,搶劫、偷盜、殺戮案件頻發!民心已然近乎崩潰矣……”
“臣京兆尹急報……麥田盡毀,糧價飛昇!京兆之內,糧販趁此囤積糧食,坐地漲價!自臣信使出發之日,本地糧價已從一月前之一百錢一石暴漲至四百八十錢一石!臣雖開啟京兆府庫平賣糧食,無奈百姓恐慌,爭相搶購,臣難以為繼矣!”
“臣徵西大將軍司馬望急報!飛蝗鋪天蔽日落入軍營,啃食軍糧。至臣發報之日,隨軍三十萬石軍糧,已然丟失大半!臣之所部,大半兵源來自關中。關中蝗災,士兵皆心憂家中老幼婦孺。故而全軍士氣驟降!臣懇請陛下早日於洛陽發糧賑災!穩定軍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