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

“嗯,晞者,拂曉也。旭日東昇,大道將行。便字‘道將’吧。”

“苟晞多謝胡將軍賜字!”

……

“諸位,這是騎都尉,不,現在他有表字了,哎,本王怎麼就沒想起給他起表字呢。如此才俊,居然讓胡玄武這老貨給搶了先。罷了罷了,說正事,大家對道將的分析怎麼看?”

嘖嘖,你都說了如此才俊了,叫我們怎麼說?不過呢,這個分析真的很有道理呢。

“大王,我等認為可行。”

“善,那就從荊州軍裡劃撥三千人,從我們這裡劃撥兩千人給道將指揮,由其全權負責絞殺賊子。嗯,一開始是本王想當然了,這次把騎兵全部收回,然後讓道將統帥步兵剿賊。”

“諾,屬下等稍候便去安排。”

……

“臣駿頓首陛下,十月初十,王師南下平叛。賴吾皇天威,逆賊望風遁逃。王師一路高歌猛進,先後收復新城、上庸兩郡。現逆賊龜縮於西城一隅,滅亡之日已在不遠。然,西城城高牆深,賊眾集於一地。一時之間急切難下。又有少量悍賊,於漢水兩岸襲擾我軍糧船。故而戰事當不能在短期內善了,臣已命……臣既受命討賊,必恪盡職守,定斬賊酋曹悌者首級而還。”

十二月月初,司馬駿的表章送到了洛陽。司馬炎立即召集裴秀、賈充、杜預、楊駿等人議事。

“眾卿,看完汝陰王的報告,有什麼看法?”

我們能有什麼看法?什麼收復新城、上庸兩郡?斬首呢?一個斬首都沒有的話,那隻能說明這兩郡是敵人主動放棄了的唄。現在戰局明顯得很嘛:我軍沒能佔到任何便宜不說,這糧道也受到了威脅。

“陛下,現在的局勢很清楚。賊子集中在一城後,汝陰王的兩萬戰兵就顯得數量有些不足了。若是朝廷不加派援軍的話,至少在西城,汝陰王的部隊無法強攻,只能將之圍困。只是這時間長了的話,糧道確實不太安全。而且,也難說有什麼變數。”

“嗯,糧道維護的問題,這個苟道將的方法不錯。臣覺得可以採納。”

“杜卿,你覺得可以加派援軍麼?”

“陛下,援軍可以加派。只是臣要提醒陛下的是,按照陛下上個月的旨意,為了牽制蜀賊在雍州的部隊,現在我國在幷州、潼關的部隊都已經開始徉動。要派援軍,就只能從洛陽中軍和荊州軍裡抽調。但是洛陽中軍現在的八萬人裡,有六萬人的訓練時間都不足一年。臣擔心把這些人送上戰場,可能死傷會比較慘重。”

對於司馬炎來說,他出生的時候司馬家已經是曹魏的高官了,一直以來,由於祖輩、父輩的庇護,他完全沒有先輩們在行伍中打滾的經歷,連真正的戰場都沒上過。所以士兵的生命對於他來說,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

但是最近這些年,這個數字的變動那是觸目驚心啊。所以,再怎麼不接地氣,再不把普通人的性命當回事,他這個皇帝也不能隨意的揮霍洛陽中軍了。

所以,杜預這麼一說,他馬上就熄了加派中軍的想法。

“那麼荊州軍呢?”

“陛下,荊州軍現在全員三萬,已經派出一萬支援汝陰王了。現在東吳的動向不明,若是再抽調荊州軍……”

“哼!這些吳狗,不會又想背盟吧?”

這個,真的難說啊。事實上,不管是曹魏還是司馬晉,從皇帝到官員,都更喜歡和季漢打交道:簡單明瞭嘛。這個東吳啊,真的是讓人琢磨不定啊。

“陛下,臣建議,讓汝陰王先把西城圍起來。然後加緊剿滅山林中的賊子,維護糧道安全。同時密切注意東吳的動向。臣的進奏曹發來訊息,說是東吳的揚州軍團先後抽調出大量兵力前往荊州、交州。若是東吳真的按照盟約對蜀賊動手,則我們可以從荊州乃至揚州抽調兵力支援汝陰王。”

“車騎將軍之言,實乃老陳謀國之論。善,那便如此給汝陰王回信吧。嗯,那個苟道將很不錯,我大晉優秀的年輕人還是不少的嘛。這樣,杜卿可以重點關注一下他。若是在接下來的剿滅賊人的戰鬥中表現不錯,就加他為驍騎中郎將好了。”

“臣等遵旨!”

“茂先,準備筆墨,朕要給吳國的偽帝寫信。兩國盟約還要不要堅持了?他再不出兵,朕就要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