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齊家的大姑娘,齊家大姑娘早些年是定了親的,齊大人出事和她定親的人家就忙不迭的退了親,後來齊夫人病故她又在家守孝,拖大了年歲,今年已經二十一,我之前沒怎麼聽過這人。”
“家裡考慮到萱兒幾個的情況,還是準備上一年再辦婚事,算算就剩下四個月了吧?”
四個月後胡氏去世一年,元珩續娶誰也說不上什麼。
元溯說他知道那個齊家的大姑娘,“那時候齊大人下放,齊夫人故去,是她這個做長姐的拉扯大了弟弟妹妹,想來母親也是看重她能幹。”
程小四點了頭,算著日子要送賀禮回去,“希望這次的大嫂是個心胸寬廣些的,別盯著我。”
“也希望她寬和一些,萱兒姐弟三個都很懂事,也不需要她花太多心思,更不需要她花錢填補,也希望她和大哥好好過日子。”
元溯笑道:“還說不操心,隔的那麼遠也要琢磨。”
程小四也很無奈,“換位思考,我要是大嫂遇到我這樣的妯娌可能也高興不起來,哪家長媳不希望能壓制住弟妹?”
“在約定俗成裡,長媳就應該分到家裡更多的家產享有更多的資源,就應該執掌中饋,弟妹就應該服從她。”
不說是在這裡,就是在她以前生活的世界,妯娌之間能夠相處融洽也不是特別多,這個關係可是直接涉及到利益。
“不過我相信這一次的大嫂應該是能相處的。”
有了前車之鑑,她婆母定然會謹慎小心多番打聽,正常來說就算是心裡不舒服面上也會維持好關係,能把自己氣死的應該少見。
時光匆匆,不知道不知道元溯又幹滿了一個三年,撫南百姓生活日漸富足,商戶們活躍,商業氛圍濃厚,蕭家在這裡的鏢局每日都能接到生意,鏢師早就不夠用了,只能繼續朝小牛將軍要人。
“我就不跟著你們回去了,這裡離不開人,這幾年我在這裡待習慣了,以後可能都會在這裡。”
蕭承禮的婚事幾番周折多年未成,誰知道一個偶然的機會相中了來給自家弟弟送書的楊絮兒。
楊家的小兒子跟著磚兒唸書,家裡自然是被摸過底的,程小四親自保媒,姑娘家歡歡喜喜的應了,婚禮就在現在這個宅子辦的,程小四將宅子的房契給了蕭承禮,算作是賀禮的一部分。
次年夫妻倆就添了一個香香軟軟的小閨女,蕭家兩位老人稀罕的什麼似的,專門從京城到這裡來探望,走的時候還萬般不捨。
“你留在這裡也好,我離開後有些事還需要表哥來打理,京裡要是來人也有個舒服的落腳地。”
程小四是有點捨不得這裡的,辛辛苦苦打理了六年,到最後能帶走的非常有限,她經營了這麼好的局面總得要有人來接手,“以後的諸多事就要辛苦表嫂。”
楊絮兒也是商戶家出來的姑娘,自是能寫會算,性子也爽利,成了程小四的表嫂後身份水漲船高,好在人穩重,並沒有忘乎所以,除了給孃家謀了些好處外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
“表妹有什麼要做的只管交代給我,能做的我都會盡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