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考慮了一會,說道:“那你負責面試吧。”
孟建國肯定是有能力的,而且要比于越強不少。
完全有能力無縫銜接于越的職位。
讓于越去面試?算是賣給於越一個面子,畢竟他能主動讓出位置,對李遠來說是好事。
擎天資本馬上要有大動作,于越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來負責。
他倒不是念舊,而是于越用起來太順手了,不犯幾個錯,還真不好意思找藉口分走他手裡權力的。
于越一喜,馬上說道:“好,我馬上就去聯絡孟總。”
能讓孟建國欠一個人情,對於越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彆著急,也不在乎這一天兩天。接下來你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擎天集團上,以比心為基礎,擴充套件我們的支付業務,搭建我們的資料中心,ai大模型……還有啊,收購汽車企業的事情怎麼樣了?”
“已經找好了兩家企業,一家是山城的立帆汽車,另一家是知豆汽車。老闆稍等一會,我去把兩家公司的資訊拿過來。”
“好。”
李遠知道前者,但真沒聽過後者。
兩分鐘後,于越拿來了資料。
前者李遠不用看的,這家公司還行,雖然有債務,但是盯著這塊肉的企業不少。
他主要就是看看後者。
不看不知道,好傢伙,還真是個寶貝。
主要是生產微型電動車的,類似於老頭樂那種,不過比老頭樂正規多了。
老頭樂的材質,誰都不知道是什麼,而知豆汽車好歹能上牌,算得上是正兒八經的汽車。
並且他們一直做的就是電動車。
立帆可沒有電車平臺,而知豆有。
並且立帆價格不便宜,盯上的人也多。
而知豆的業務已經縮水極其嚴重,最近兩個月,加起來都沒賣出去十臺車。
那可是小豆丁車啊,一兩萬一臺。
目前知豆汽車的債務已經高達六個億,對於他們的產品來說,屬於已經資不抵債了。
生產線擼出火星子,都還不上這六個億。
“老闆想要知豆汽車?這家公司生產的都是微型汽車,怕是沒有生產大型轎車的經驗,甚至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車企,如果買了後,怕是需要補充的地方有些多。”
這件事終究是于越負責的,他必須把實情說出來。
他知道李遠要做電動車,看上知豆汽車的電動平臺。
可平臺跟平臺,是有區別的。
“不是,要立帆!可以去試探著接觸了。不過知豆汽車也要,兩家公司都弄過來,然後合併一下。”
一個有造車經驗,一個有搭建電動平臺經驗,整合一下是最好的。
最主要的是都不貴。
基本去掉債務之後,不用給什麼錢了。
就知豆汽車這情況,李遠但凡要接手,指不定還能賺錢。
“好。”
于越感覺李遠對這件事特別有興趣,明明是一個天坑行業,不燒幾百億別想造出一輛車。
好像很多有錢人都是這樣,難道有錢之後都想著把錢燒出去?
有點卡文了,這兩章字數都不夠數,馬上進入下一個劇情,今天少的,明天補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