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7章何成的心思

雖然張峰覺得自己已經無法融入城中村,沒有必要在這裡租住了,但是讓他已經發現了一些不好的拆遷苗頭。

主要是建設東華新城的方案確定後,張峰就責令東華市相關部門公佈了拆遷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開始凍結任何形式的新建、拆建。

同時,為了加快建設速度,已經開始實施邊審批邊拆遷的建設策略。

按照慣例,要完成一個區域的拆遷前期任務,需要二三個月的時間,二三個月後,建設東華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早就透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

訊息剛一公佈,蟠松村裡的人就開始躁動不安——躁動的是年輕人,對他們來說,拆遷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不安的是老年人,他們本來就少有兒女陪伴,這一拆,不但代表著鄰里之間要分開,也意味著要分家了,他們不再是一家之主了。

拆遷組的工作人員鼓勵老人們要支援拆遷,說拆遷面積有多少賠多少,不夠30平的就按照30平賠償,只有多的沒有少的。

又說新建的安置房就跟現在的村子隔著一條街,樓盤還分一期、二期、三期,同村的人也能住在一個小區,平房換樓房、絕對安逸。

拆遷人員一般經過相關培訓,說話還是很有鼓動性的。在拆遷組工作人員的安撫和兒女們的鼓動之下,那些不同意拆遷的老人們,最後也紛紛表示了贊成。

張峰和王通、陳生來到城中村體驗生活,主要是想了解城中村最基層民眾的生活,讓他在以後不要忘本。

無論如何,自己的生活比這些基層民眾要好的多,告誡自己不必過於貪權。

當然,他也想多知道一些聽彙報時瞭解不到的東西,希望為基層民眾多做一些實事和好事。

當然,對於為了應對拆遷中產生的種種策略,張峰是無法瞭解到,熟悉的人都不願意告訴,何況是陌生人。

王通此時告訴張峰:“張書記,我有個親戚就居住在蟠松村,原先有些走動,現在他還不知道我又回到了東華市委辦公廳工作,我可以向他打聽一下拆遷的具體情況。”

張峰一直慶幸自己重新啟用王通的做法是做對了,他比方解要成熟的多,如果不是忌諱,張峰甚至願意重新讓王通當自己的專職秘書。

王通的這個親戚名叫何浩東,他的何成何成年輕時就去了外地做生意,雖背井離鄉,但也時刻惦記家裡的訊息。

建設東華新城的訊息,何成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但沒想到拆遷的準備工作會來得這麼快。

接到村裡的通知時,何成的心裡並沒有掀起多大波瀾,他所理解的拆遷和明面上的宣傳一樣,從農村搬到城裡,老房換新房。

有一天,何成的好友陳道臨在電話裡面調侃:“三哥在外面忙著掙錢,都不回來運作一下?”

何成覺得能運作什麼,又有什麼好運作的?不如等到真正拆遷時回去進行簽字確認。

不過,當自己的親哥把測算結果告訴何成的時候,何成在外面呆不住了,立即回到村裡。

何成問起這件事情,親哥卻打起了太極,不給他透露任何一點實質性的訊息,“你少在這邊,很多東西要靠自己去辦”。

拆遷裡面的道道爛在肚子裡面就好了,哪能給別人說?也沒見過誰佔了便宜還到處進行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