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如來?竟然有那麼多的經文,足足有上萬卷之多,這怎麼可能?”
理教教主自問他將自身感悟大道至理編纂成一份份經文典籍,可是滿打滿算加起來也就那麼百十卷罷了。
其中真正能夠做為理教核心典籍的其實也就那麼十幾份而已。
但是聽觀音大士所講的那位什麼如來竟然那麼大的口氣,經文典籍竟然還要分門別類,足足有上萬卷。
他不知道觀音大士所言究竟是真是假,但是理教教主心底卻是有些不大相信的。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教派,竟然能夠編纂出那麼多的經文典籍,除非是許多典籍都是胡亂湊數用的。
可是真要是那樣的話,也有些說不通,像觀音大士這樣的神聖,顯然是不會做出那等事情的人。
當其聽到觀音大士自身典籍的名頭的時候,心中則是生出幾分期待來。
能夠被觀音大士所提及,料想必定是觀音大士一身所學精髓的匯總,一身道行的文字具現,必然是高深莫測的經文才對。
如果說等下觀音大士講道之時所講經文平平淡淡,屬實平常的話,那麼就能夠依此看出觀音大士所言到底有沒有誇大之處。
若是觀音大士所講經文稍顯玄奧的話,那麼他就要好好考慮一下觀音大士所言的那位如來的三藏真經到底是何等典籍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被觀音大士所宣講的自然是心經這一經典,可以說此經短短數百字,卻是蘊含無盡道理,乃是佛門之中數一數二的核心經典。
但凡是有那麼一絲認知,只聽心經一文便能夠聽出此經文的不凡之處。
隨著心經自觀音大士口中宣講而出,一時之間高天之上祥雲浮現,紫氣橫空,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可以說無盡的異象伴隨而生。
以至於洞玄山上,許多修行之人都下意識的抬頭看向高天之上,眼看著高天之上突然之間出現的異象,一個個的面露錯愕以及震撼之色。
實在是觀音大士講經,道盡了大道至理,若然與之有緣,自是有所收穫。
心經之玄奧哪怕是在佛門眾多典籍當中,也絕對可以排進前列,更何況如今還是由觀音大士親自宣講,若是沒有任何異象出現那才是怪事。
洞玄帝君當初也曾聽殺生菩薩宣講心經,但是兩相對比之下,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悟。
心經在殺生菩薩口中講出,給他一種凜然殺伐,超渡世人的感覺,而在觀音大士講來,卻是無盡的慈悲之意盡顯,讓人聽之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種皈依之感。
莫說是洞玄帝君沉浸其中,百里帝君、靈光帝君幾人也同樣聽得如痴如醉,皆有所得。
甚至就是黃淮、二郎顯聖真君、哪吒三太子、鍾馗天師等人也凝神聽講。
觀音大士講經,這可不是誰都能夠隨便聽到的,雖說這不是黃淮第一次聽觀音大士講經,但是每一次聽講,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收穫。
偌大的別院之中,異象紛呈,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去關注那些異象,所有人都為觀音大士所講心經之中蘊含的玄奧大道至理所吸引。
理教教主本來是不怎麼在意的,可是當觀音大士念出心經第一句話的時候,理教教主整個人便是神色為之大變,原本渾不在意的面容為之一肅,整個人竟是端正了身形,凝神傾聽觀音大士講道,竟是不敢有絲毫分神,就像是怕自己一分神便錯過了這世間最為珍貴的機緣一般。
諸多聽講之人當中,論及道行的話,除了雲霄娘娘之外,便屬理教教主的道行最是高深,也正因為如此,理教教主所受到的衝擊也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