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大士先前說百里帝君與其有緣倒也不是在胡言亂語,而是觀音大士發覺百里帝君身具慧根,若是激發百里帝君的慧根的話,引導其皈依佛門並非是什麼難事。
百里帝君此刻只覺得心神通透無比,他自身的變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就是他那神力之中所摻雜的佛性之光,百里帝君也是心知肚明。
在場這麼多人,除了躲在暗中的理教教主之外,可以說受心經影響最深的便屬百里帝君了,就見百里帝君無比虔誠的衝著觀音大士一禮拜下道:“多謝菩薩慈悲,指點渡化弟子,思及以往種種,前塵往事猶如過往雲煙,弟子如今一朝頓悟,明悟大道,願拜於菩薩座下,還請菩薩慈悲!”
說著百里帝君向著觀音大士恭敬無比拜下。
此刻眾人也都回神過來,有人錯愕,有人一臉的理所當然,神色各異的看著拜倒在觀音大士身前的百里帝君。
只能說百里帝君的反應有些出人意料,可是也在一些人的意料當中。
如雲霄娘娘、二郎顯聖真君幾人便是神色平靜,絲毫沒有驚訝的意思。
洞玄帝君、桃花帝君幾人對視一眼,看著一臉虔誠的百里帝君,張了張嘴卻是什麼都沒有說。
他們也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百里帝君身上的變化,此刻百里帝君的一舉一動皆是出於本心,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阻止的理由。
更何況方才觀音大士講道,他們便是反應遲鈍也清楚觀音大士道行到底有多麼的高深莫測,若是百里帝君果真能夠拜在觀音大士座下的話,說不得還是百里帝君的一場天大的造化呢。
他們別說是去阻止百里帝君了,就是替百里帝君高興都還來不及呢。
此時幾人看著百里帝君以及觀音大士。
觀音大士神色不變,只是滿面慈悲的看著百里帝君,稍稍沉吟一番便開口道:“本座曾說過,你與本座有緣,既然你誠心禮敬於我,那麼以後便於本座身旁聽用吧。”
百里帝君聞言頓時面露歡喜之色,當即便是恭敬無比的向著觀音大士拜了拜道:“弟子拜見大士。”
一旁的黃淮看的心中感嘆不已,不得不說,論及蠱惑人心,無論是二郎顯聖真君還是雲霄娘娘,他們真的是沒有辦法同菩薩相提並論啊。
似乎是感受到黃淮的神色變化,觀音大士不禁向著黃淮瞥了一眼。
黃淮感受到觀音大士的目光頓時神色一肅,收斂心神。
至於說一直都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紀長年、紀陽、曹曦等人這會兒則是一個個的目瞪口呆。
也怪不得他們,只能說今日他們所見到的一幕幕實在是太過離奇了。
親眼見識兩尊九境帝君降世那倒也罷了,關鍵其中一尊九境帝君竟然拜在了觀音大士座下。
那可是堂堂的九境帝君啊,可以說是站在世間巔峰的一小撮人之一,怎麼可能會隨隨便便就臣服於人,這完全是不符合他們的認知啊。
不說百里帝君,就說聆聽觀音大士講道,收穫最大的理教教主。
此刻雖然說觀音大士已經停下了講道,但是理教教主整個人卻是痴痴的坐在那裡,周身有神光瀰漫,神光盈盈恍如清水一般。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那盈盈如水的神光之間,竟然隱隱的有一抹微不可查的佛光若隱若現。
理教教主原本平靜的面容之上忽然之間浮現出一抹歡喜之色,隨之又有一絲掙扎、猶豫。
伴隨著理教教主的面容變化,相應的理教教主周身所散發出來的神光也有所變化,那清瑩如水的神光陡然發出劇烈的變化。
原本若隱若現的佛光被理教教主本身的神光所壓制並且試圖消磨佛光,徹底泯滅佛光的存在。
而理教教主的神色也變得無比莊嚴肅穆,口中誦經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