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宗族那邊獲知訊息的速度也不慢,喜訊傳來,舉族歡騰。
其實族中子弟考中一個舉人,對於出過進士的氏族而言,也不算太大的驚喜。
關鍵在於,考中的人是誰。
今年舉子試,陳氏除了陳有鳥外,參考的還有陳善本兩兄弟。
他們兩個,原本可是宗族的讀書種子,備受矚目關注。
但自從陳有鳥嶄露頭角,便搶奪走了所有的風頭,使得兩兄弟黯然失色,泯然眾人。
陳善本兄弟倆心裡都憋著一股氣,想要在舉子試中金榜題名,把原本屬於他們的榮光悉數搶回來。
然而現實很殘酷,陳有鳥考中了,他們兩兄弟卻都名落孫山。
兄弟倆黯然神傷,懊惱、不解、痛苦……
卻都無濟於事,也無人在意。
只能自我安慰,他們年紀還小,三年後捲土重來了。
倒是他們的爺爺憤憤不平,嘟囔著說肯定是陳有鳥施展了邪法,奪了自家孫子的氣運。
不過這般言語,也只能發發牢騷,決不能跟別人說的。
少爺高中,王伯等人最是興奮,第一時間趕往雲山觀,要請少爺下山。
這個時候,再留在山上,可就不合適了。
當喜訊到了山上,蒼松他們欣喜之餘,又覺匪夷所思,紛紛想起陳有鳥考完試後所提前說的“交代”。
要不是知道考院內道法受到壓制,不得施展,蒼松都要懷疑陳有鳥是不是作弊了。
但這個念頭,也就一閃而過,趕緊沉了下去。
在科舉考試中,作弊屬於最大的罪過。
很多時候,人言可畏,只要傳出些言語,便會鬧得滿城風雨。
陳有鳥考中了,要下山了,而且很快將要遠行北上。
下次回來,不知要多久後的事了。
蒼松頗為不捨。
雖然如今雲山觀步上正軌,發展穩定,但沒了這麼一位道行深厚的正牌觀主坐鎮,總覺得虛。
蒼松的年紀,早過了熱衷權柄的時候,而且他也深知,不可能搶得了陳有鳥的位置,反而是大樹底下好乘涼,跟著陳有鳥走,才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不管陳有鳥在不在山上,那些凡俗事務,也都是蒼松在執掌管理。
而今陳有鳥要北上考試了,道觀上下當有表示。
錢帛山產,丹藥靈食,裝了滿滿一大馬車,給陳有鳥踐行。
回到宗族後,又是一番熱鬧。城中各大家族都有禮送,收禮收到手軟。
這些都是人情打點。
就連曹家,都派人送了一份禮來。
表面的客套禮儀,總是要做的。
只是沒過幾天,城內就傳出了風言風語,說陳有鳥中舉,是因為他本身修道,有舞弊之嫌。
流言不但傷人,也能噁心人。
考院這邊反應迅速,先出了公告,又派遣兵甲緝捕散佈謠言者,還把陳有鳥的文章張貼了出去,以表公正。
這才平息了下來。
但經此一事,往後朝廷是否會出臺限制修道者參與科舉的條文,就不好說了。
作為當事者,陳有鳥始終表現沉靜,忙完了些必要的應酬後,他便銷聲匿跡,從海岱郡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