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 無措的童年

艾父在公司乾的是風生水起,艾母在主婦圈也重新挺直了腰板,總有些人是見風使舵的,而總有些人喜歡享受牆頭草的倒伏。在艾母的周圍逐漸多了一群人,有誇讚她找了個好老公的,羨慕他們家人脈廣的,一些攀附意味也漸漸從言語中顯露出來,讓艾母每次出門都有種被大家關注的感覺,這種感覺讓艾母沉醉。可每當回到家,看到女兒不快的小臉,在外面帶來的好心情瞬間瓦解。

艾沫在那次宴席上的表現,確實讓艾母嚇得不輕,如此成敗在此一舉的局面裡,平日裡乖巧懂事的女兒不僅沒給眾人留下好印象,還差點讓一餐飯不歡而散,讓艾母感受到了極大的心理落差,對艾沫的態度也與平日裡有了區別。

沒人知道,小小的艾沫,年幼的她還來不及產生自我,就成了大人們的鏡子,你全心全意的愛她,她就全心全意的愛你,你心裡藏著複雜的情緒,她也只能以複雜的狀態應對,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艾家溫馨的氛圍被打破,不快的因子越積越多,儼然進入了一圈圈的惡性迴圈。

艾父一直想帶著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可艾母卻認為這麼小的孩子不會有什麼心理疾病,特別是前段時間還那麼乖巧可愛,忽然這樣或許只是一段時間的小問題。

更何況,要是讓那些羨慕她的人知道了,不知道要多丟人,便只是帶著艾沫去做了常規身體檢查,一切正常也就不再關心。

就這樣,艾沫上了小學。

本以為上了學,有那麼多同齡人一起玩,會讓艾沫過的快樂些,重新成為以前那個開心果,更何況老師也是艾父的熟人,多少能照應一些。可沒想到,艾沫才去了學校一週就和其他小朋友打了起來,氣的艾母親自去學校將艾沫提了回來。

一次,兩次,三次,艾母忍無可忍,只能警告艾沫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儘可能一個人待著,以此來避免和其他孩子的衝突。

這種命令,年幼的艾沫根本無法理解,可她感覺到了母親氣氛中還有著的那些許傷心,只好聽從了。

不與其他孩子玩兒,產生衝突的機率就小了很多,安安穩穩的度過了兩年,艾沫就像一個透明人,有些孩子甚至都還沒記住艾沫的名字。她忽然發現,原來自己不說話不僅能不在學校招惹麻煩,更能讓媽媽不再吼自己。漸漸地,艾沫不但沒有恢復成艾家的開心果,反而越來越沉默,越來越怯懦。

可隨著周圍孩子們的慢慢長大,總有些孩子會越來越調皮,艾沫不去招惹他們,他們卻主動招惹艾沫,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讓艾沫再次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吵架、打架再次發生,有時失控的艾沫就像個小豹子,完全不顧自己身在何處,歇斯底里的釋放,直到有些孩子被嚇住了,艾沫才忽然大哭起來,怎麼勸都停不下來。

一開始只是老師找艾沫的父母,後來一些孩子的家長知道以後也委婉的來提醒他們,每次艾母去接艾沫的時候都會被一些家長攔下來,說著那些所謂的教育方法,讓艾母十分頭疼。

“媽媽。”

“閉嘴!”

知道媽媽此刻心情不好,艾沫想說些什麼,可卻被艾母粗暴的打斷。拉扯著孩子回家的路上,艾母彷彿能夠聽到那些竊竊私語,她都能猜到,這些人在說什麼。

一向心高氣傲的艾母自己的心情都顧不上調整,更顧不上艾沫了。小小的心靈包裹著冷漠、敵視、嘲笑、鄙夷,每天籠罩在這樣的情緒中,並被迫以同樣的情緒去面對著,艾沫甚至都無法發現自己的混亂,就這麼混亂的長大了。

終於,在一次和艾母爆發的爭吵中,艾沫的再次失控將艾母都嚇到了,她終於意識到,艾沫的毛病,恐怕不僅僅是小孩子的叛逆頑皮。

之後,艾沫就成了醫院的常客,心理醫生看了一個又一個,一次次的看病,一次次的治療下來,艾沫的狀態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因為醫院壓抑的氛圍,顯得越來越消沉。醫院有很多被家人帶來看心理問題的患者,有大人有孩子。醫生都不能直觀感受到的病人的心理,艾沫只是坐在他們中間,卻能夠最直接的體會。

那些來自於患者的彷徨無助、焦躁不安,那些來自於家屬的絕望煩躁、不耐苦惱,讓艾沫不禁想到,父母帶著自己來看病,可能並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將無法解決的問題推給那些陌生人。

醫生的診斷,艾沫無心去聽,醫生的心理疏導,艾沫也無心去配合,那個快樂的童年,連影子都看不到了。連醫生也對這個不吭聲,不抬頭的小孩子沒了辦法。

溝通無效,求醫無果,學校學生和家長對艾沫的意見越來越大,艾沫的父母只好讓她轉學,每次發生衝突,艾沫就被迫轉學,連艾沫都不記得自己去過多少班級了。

沒人告訴她轉學的原因,直到艾沫自己發現,不與任何人接觸就不會轉學,才終於在一個學校安定了下來,也讓艾沫的父母稍稍安了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