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榮年副院長走進小餛飩攤,對顧平說道:“顧平,你這生意特別紅火,給我們也一人來一碗。”
他是管理學院的中年幹部,40多歲,很有親和力,在管理學院人緣不錯。
“江院長,今天同學們特別捧03班的場,為了限制人流,我已經將小餛飩售價抬高到8元一碗了,還是供不應求。”
“上午賣出多少碗了?”
“剛才收款的遲麗麗說,已經賣出了350多份。”
“好傢伙!你這半天賺的錢已經超過我一個月的工資了。”江榮年開玩笑道:“看來我也要到你這打工。”
外面的餛飩店,一碗小餛飩售價在3~4元之間,估計成本就在1.5元左右,顧平賣8元還這樣火爆,350份豈不是說一個上午就賺了近二千?
顧平笑道:“江院長,這個價格沒有可持續性。”
“那也很厲害了!可見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龔愛玲笑道:“顧平,你做的每一件事,即使是很平凡的小事,也能讓人看出不同之處。一碗小餛飩賣8元,還有這麼多人排隊,我也想嚐嚐其中的差別。”
她前不久被提拔到了校團委副書記位置上,和顧平很熟悉,許偉在的時候打過幾次交道。
顧平一邊下餛飩,一邊說話,他戴著口罩,但說話聲音清晰可聞。
“一根稻草,和白菜捆在一起,賣出去就是白菜價;和大閘蟹綁在一起,賣出去就是大閘蟹的價格。我的小餛飩賣8元仍這麼火爆,說明物品處在不一樣的平臺會體現不同的價值!”
江榮年“哈哈”笑道:“不愧是金大的大學生創業明星,隨便一句話就帶著深深的商業屬性。”
剛巧旁邊一張桌子空了出來,吳敏很有眼力地走過來請江榮年等人坐,又將小餛飩端給他們。
小餛飩湯里加了一些紫菜和開洋,鹹淡適宜。
吃完小餛飩,江榮年等人站起身說道:“味道確實不錯,顧平,等你收攤的時候,統計一下資料,我覺得有記錄下來的價值。”
團委的其他老師拿著相機,“咔嚓咔嚓”拍照。
那邊,姜雨泥吃了午飯,帶了一客回來給顧平。
樸彤跟在她身邊說道:“好熱鬧啊!早知道這樣火爆,我找找的話也可以找出一些東西賣,沒準可以換幾個錢。”
“那現在也來得及。”
“算了,算了,我不會做生意,要是半天賣不出一件也沒意思。我又不是你家顧平,這麼多花痴捧場。你信不信?他拔根頭髮也有花痴出錢買的。”
姜雨泥柔柔地一笑,道:“他不會拔的。”
學生第一食堂就在金大主幹道的北邊,兩人斜穿“小商品交易市場”,來到“乘風破浪的小餛飩攤”。
樸彤捅捅姜雨泥,低聲說道:“看到沒有,香香公主還沒走,她這是吃了幾碗小餛飩啊?我先前覺得顧平8元一碗小餛飩太黑了,現在怎麼感覺應該漲到20元一碗?看她還吃不吃?”
姜雨泥拿著飯盒進入“廚房”,說道:“飯菜都在裡面,你快點吃,等會冷掉的。”
“嗷,好的,我給你們來碗小餛飩慰勞一下,樸彤,你也有。”
顧平動作麻利地盛了兩碗小餛飩,然後把勺子交給黃靜靜,讓她接替他的工作。她剛才已經吃過午飯了。
三個人走到“廚房”一角,那裡有張小餐桌,幾把摺疊椅。
拉開椅子,顧平坐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