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不曾召開的大魏朝議,再次被召開。
自從曹髦透過尚書檯奪取了實際上的行政權之後,朝議就名存實亡了。
曹髦已經有很久不曾召開過朝議了,反正真正能操辦實事的人都已經在三臺之中了。
要操辦大事,也不是說人越多就一定越好。
集思廣益是對的,但是若是有人在中間搗亂,耽誤正事,那就得不償失了。
出於這樣的想法,大魏的朝議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日不曾開啟了。
群臣商談大事,都是在尚書檯內舉辦。
在今日,得知皇帝要召開朝議的時候,群臣都有些錯愕。
他們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什麼會忽然要開朝議,但是心裡都能猜得出來,這一定是出大事了!
一大早,群臣就聚集在了這裡,跟以往不同,群臣到達這裡之後,就按著他們的所屬分成了鮮明的陣營。
在過去,他們通常是以派系來進行站隊的。
可在此刻,尚書檯的大臣們站在了王昶的身邊,三公九卿則是圍在了王肅的身邊,眾人按著自己的部門來進行站隊,這倒也是罕見。
荀勖站在了何曾的身邊,這裡也是最安靜的,幾乎沒有幾個人願意待在此處。
何曾身邊也只有郭家二傻,以及部分御史臺的大臣了。
荀勖主動靠近,倒是讓何曾頗為驚訝,還跟他攀談了幾句。
眾人等了許久,他們一直都在猜測這次朝議的目的。
有人認為,這是要正式立後了。
有這個想法的人,此刻都圍繞在鄭小同的身邊,臉上堆滿了笑容。
而有人認為,這是要改年號了。
群臣的想法都不相同。
鍾會面帶笑容,站在群臣之中,鍾會算是最特殊的大臣了,他不跟任何人站在一起,獨自站在最中間,滿臉的得意與驕傲。
只有我知道這次朝議是為什麼而開。
鍾會想到這一點,便愈發的激動。
很快,皇宮大門便被開啟了,群臣在三公的帶領下,緩緩走進了殿內。
群臣相繼入座,除卻三公與司隸校尉之外,其餘人都是要坐在一起的。
在群臣入座之後,曹髦方才前來此處,群臣急忙起身拜見。
曹髦回禮,坐在了上位。
“諸位愛卿,今日召見諸位,是因為雍涼之事!”
曹髦沒有廢話,一開口就是直入主題。
聽到這句話,群臣浮想聯翩。
雍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是要處置石苞?還是要處置鄧艾?
是要說羌胡作亂的事情?還是要說蜀國姜維的事情?
群臣彼此對視了一眼,都沒有急著開口。
就在這個時候,鍾會率先起身,他朝著曹髦大拜,隨即又看向了其餘大臣們。
“諸位,姜維率兵入寇大魏!雍涼百姓,又要遭受他的欺辱了!”
鍾會極為憤怒的說出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