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封龍會為焉耆王,居守洛陽”
“臣會拜謝陛下!!”
當龍會做出決定之後,自然就是迎來了皇帝的正式冊封。
當龍會行禮拜謝皇帝的時候,坐在不遠處的鐘會總是覺得有些彆扭。
他還是頭次看到有人與自己同名。
不過,他打量了一下面前這個龍會。
這傢伙身材高大,臉色剛毅,稜角分明,頗為英武,倒是有些名士之相,又知道此人為父親復仇,滅了一國,鍾會也就不再計較同名這件事。
勉強配叫會。
群臣則是議論紛紛。
其實裴秀也不是完全在哄騙龍會,龍會這件事在大魏確實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很多人都覺得,龍會無罪。
首先是他父親病重,白山派人羞辱,間接導致了他父親的逝世,龍會隨後出兵為父親復仇,在殺掉對方後又前來洛陽認罪。
這能說有什麼罪行呢?
這是合乎孝道的復仇,就是聖人活過來,也得大聲讚歎龍會的行為,絕對不會覺得他攻殺同僚,形同叛逆。
但是卻有大臣覺得,龍會雖然是為了孝道,可畢竟是觸犯了律法,他的品德值得稱讚,但是他的行為卻要受到懲罰!
正好此刻又是魏舒等人編訂新律的時候,眾人各說紛紜,幾次朝議都差點打起來了。
曹髦的內心倒是頗為激動。
從自己登基到如今,過去了整整十一年。
這十一年裡,大魏是越來越有兩漢的模樣了,尤其是前漢風采。
當得知劉寔單騎前往烏壘城,將龍會給逼出來的時候,曹髦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並不生氣,他很欣慰。
這幫子天天服散飲酒的傢伙們,終於是越來越有前漢之風了!
便是如今的大臣們也是如此,隨著曹髦將那些老傢伙們一一踢出去,少壯派充斥在廟堂上下之後,廟堂的風格是愈發的前漢化。
這些人辯論起來,再也沒有了原先的那種陰沉與壓抑感,各個都是如烈火一般燃燒著,動不動就燒傷別人
曹髦還是很喜歡當下這種風氣的。
曹髦用了整整十一年,將愈發西晉化的大魏又拉上了正軌,既然是繼承了後漢之衣缽,那自然就要如後漢那般強盛。
這種強盛不只是在國力上,也是反應在這些精英們的身上。
大魏真的變了。
最先就是文風,在嵇康等人的推動之下,原先愈發偏向避世的文風開始朝著激進昂揚的風格轉變。
如今很多文章,皆是些描繪山河壯麗,或者軍旅生活的。
要知道,大魏的武將們大多都是學經典出身的,各個都擅長寫文。
如毌丘儉這樣的,時不時也能寫個文章來講述自己的軍旅生活。
這使得甘露時期的文風愈發的偏豪邁雄壯,有點大唐初期的感覺了。
曹髦覺得,等到左思長大之後,或許就能讓他領著大魏直接衝刺一波豪邁的浪漫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