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董卓下令準備調汜水關守軍前來增援,令樊稠等人快速將羅乾等諸侯軍擊潰的時候,在虎牢關外正有大批軍隊前來。
“大軍快快行軍,拿下虎牢關,生擒董賊!”袁紹騎在馬上,大聲下令,催促大軍加快行軍。
“袁盟主莫急,這將士們行軍,那是很耗費體力了,倒是不急於進兵。”一旁的袁術輕聲笑著對袁紹道。
袁紹眉頭一皺,伸手指著前方,略顯激動道:“前方眾諸侯正在與董賊浴血奮戰,那董賊殺了我等叔父,現在吾很不等立馬殺進虎牢關,斬下董卓的首級,為叔父報仇。你為何卻說要緩慢進兵,是何道理?”
袁紹十分激動的說道,十分氣憤的樣子,但其眼神卻是有些飄忽。
袁術面對袁紹的指責,卻是輕描淡寫道:“本初兄,叔父被董賊所害,我恨不得現在就將董卓給碎屍萬段。只是人已經死了,我等就應當為我袁家還活著的人打算。”
“你這是何意?”袁紹假裝好奇道。
“袁盟主以為,我等能夠從董卓手中救得了天子嗎?能夠將董卓擊敗就不錯。從高祖到光武帝,到如今大漢已經立國四百餘載,這氣數不長了。關東眾諸侯看似都在為國討董,實則各懷鬼胎。就算是將董卓誅殺了,那其他太守、刺史必然也是各據一方,不如讓他們多餘董卓廝殺,損耗他們的兵馬,我們袁家方可自從中取利。”袁術就是打著削弱各路諸侯的實力。
最好是將眼前這個袁紹的實力給削弱了。
雖然袁紹和袁術都是汝南袁氏,但是兩個人在家族中都是很有地位的人,自然是互相爭奪家族資源,就產生了矛盾。而且袁術是嫡出,有些看不起袁紹。
事實上袁術獲得了更多袁氏家族的支援,而袁紹憑藉自己在士人中表現,倒是很能夠得到袁家門生故吏和天下其他士人的支援。
袁紹和袁術二人,如今未有稱帝篡位之心,卻也是想要剿滅董卓。然後他們自己入朝輔政,在他二人心中是瞧不上董卓,恐怕除了他們自己,別人他們也未必看得上眼。
袁紹聽了袁術的話,搖搖頭:“不可,不可,董卓擁兵二十多萬。各路諸侯若不能齊心,怎能打敗董卓,董卓不敗,何談大業?”說罷不等袁術繼續說再此下令道。
“全速進兵,敢有怠慢者,軍法處置。”
袁紹在袁術不爽的目光之中,策馬奔騰,率領大軍往虎牢關進發。
大軍在趕到的時候,羅乾和曹操等九路諸侯漸漸擋不住董卓軍的衝鋒,大軍有潰散的跡象。
“袁術聽令,你與豫州刺史孔伷從左路殺入,兗州刺史劉岱和陳留太守張邈率領本部人馬從右路殺入。韓馥隨本盟主從中路殺入。擊潰董卓軍,攻下虎牢關,進兵!”袁紹見羅乾等諸侯要被擊敗,趕忙調撥兵馬,然後派大軍殺入混亂的戰場之中。
總共是十八路諸侯,孫堅和鮑信在汜水關,羅乾等九路諸侯正在與董卓軍拼殺,東海相臧洪留守聯盟軍大營,袁紹命令六路諸侯,超過十二萬兵馬朝戰場殺去。
這一下子戰場上的真的是十分的密集恐怖,也就是虎牢關前這個地方開闊,能夠容得下三十多萬的兵馬。但即便是如此,那場面也是及其的混亂。
就看是不是自己人的衣服,然後就開始廝殺在一起。也是幸好各路諸侯的兵士穿的衣服都略有標識,不至於分不清。
本來羅乾的諸侯與董卓軍奮戰,但是無奈董卓軍兵馬多,戰力又比較強。看著身邊倒下的兵士越來越多,漸漸地擋不住董卓的衝殺,羅乾正準備撤兵的時候。
袁紹帶著大軍前來支援,頓時心中大喜:“弟兄們,袁盟主親率大軍前來支援了,給我殺回去。殺回去!”
在得到袁紹十二萬生力軍的支援,關東聯盟軍的總兵力差不多比董卓軍多一倍。奮力廝殺下去,董卓軍擋不住關東諸侯的聯盟軍。